不孕不育检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怎样配乐,才能使影片直抵人心 [复制链接]

1#

影达社第5期

一首好的电影配乐直接打动人心,带观众穿梭于影视世界的光影之间!优秀的配乐也可以作为单独的介质传播得更远更广。

配乐,在电影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导演如何安排电影的音乐语言和节奏?音乐选择和创作又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让音乐为电影“锦上添花”?

10月31日,影达社第五期活动“配乐那些事儿——和你唠唠配乐实战中的那些嗑儿”,请来了唐音工作室音乐总监阿秋,独立导演Gert和Justin,围绕影视配乐的话题,结合实战经验进行了精彩的交流。

本次活动由上海红点影视发展有限公司主办,上海人大人文化传媒公司协办,红点影视Amelia主持。

(左起依次为主持Amelia、音乐总监阿秋、独立导演Gert、Justin)

陈浩(阿秋)

上海拾穗文化(上海)传媒有限公司-唐音工作室音乐总监,代表作品《超蛙战士III》《绿林大冒险》《云之谜境》《海洋传奇》《走进非洲》等

Gert

独立导演,代表作《生死时速》《最后一份披萨》口碑爆棚

Justin

独立导演,代表作《DecemberShanghai》入围中美电影节

唐音工作室音乐总监阿秋、独立导演Gert和Justin,一起就配乐对于电影的重要性、影视配乐的选择和创作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版权音乐和定制音乐的选择,配乐的商业价值挖掘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从各自的职业角度分享了实战经验和看法。

以下是对本次活动主要内容的精编:

配乐在电影中占据了什么样的位置?扮演着什么角色?

电影音乐的基本属性是电影语言,音乐是一种语言催化剂,可以增强电影的表现力和张力,可以带动观众引起共鸣。(阿秋)

配乐最大的作用是强调电影中的情绪和气氛。在电影中,音乐太强、太弱,或者太夸张、太悲伤,都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反而会让观众看不下去。(Justin)

我的老师说过,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性占据70%,我也把这个作为我的衡量标准。举个例子,朋友和我同看一部电影,他听到声音看到画面,而我只看到了画面,听不到声音。当看到比较感人的场景,我的朋友就突然哭了!我理解朋友为什么哭,我也被感动,可我还没到被感动得要哭的地步,也就是说我的情绪没被完全调动。

所以说,电影可以通过配乐带动观众的思想,让观众想象到画面中没发生的事情。配乐可以用不同的乐器和气氛去影响观众判断一个人物的性格,加深对影片的理解。(Gert)

作为导演和音乐制作人,怎么安排整个电影的音乐语言和节奏?

首先,导演要讲戏,和音乐制作人不断进行沟通、磨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每个导演对自己所主导的电影剧本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些是作曲通过剧本无法获取到的。音乐有很大的主观性,留白是一种艺术,能做减法的是高手。细节沟通很重要,方法永远比困难多。(阿秋)

如果预算到位,首先要找一个作曲家,和他探讨设定音乐的风格。一个很好的作曲家会让片子加分!然后按照风格,作曲家会开始每一个场景的配乐工作。此外,用音乐带给观众一些超乎意料的东西和惊喜,比如用一些很有趣的乐器。观众看了无数部电影,你的音乐一定要有一些独特的成分带给他们惊喜,否则制作音乐一点儿意义也没有。(Justin)

对我来说,很多灵感都来自于生活日常。看到一件事情后,我就会在脑子里开始创作一些配乐。好的电影配乐都会影响到我,让我在之后的几个星期里不停地重唱,给我带来灵感的启发。所以,一般拍摄结束后,我就会想到那些影响过我的声音,用来创作自己影片的节奏。(Gert)

随着版权音乐市场的完善,很多影视项目直接使用版权音乐。电影使用版权音乐和定制配乐有什么不同?

原创音乐和版权音乐属性一样,都是为电影服务,不同是时间和原创性问题,版权音乐对剪辑师的要求较高。用哪一种取决于电影本身和导演对电影桥段的认知。商业音乐共性:填充音乐,不需要考虑主题再现,只需营造氛围,有节奏感。(阿秋)

使用网站的版权音乐,我觉得更难。因为每个场景情绪要求都不一样,版权音乐剪辑会很耗时间,也不太会遇到新惊喜。原创音乐,每次收到新的曲目,都会让我感到很特别,超出预期。所以版权音乐和原创音乐的区别对我来说很简单,一个是“复制”,一个是“创造”。(Justin)

资金和时间也会非常影响这个决定。在有足够的资金和时间情况下,会选择用90%左右的原创音乐。很多时候需要通过音乐来带动电影画面的节奏,所以选择自己创作音乐是给自己更大的创意空间。

无论是版权音乐还是原创音乐,只要能够控制每一次挑选音乐的数量和质量,能保证这些版权音乐是帮助讲故事的,就不错。(Gert)

美国电影配乐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音乐制作人既懂作曲、电影,也懂市场。而中国这方面还不太成熟。一边是艺术创作,一边是观众口味,怎样平衡配乐与电影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配乐服务于电影,电影服务于市场。(阿秋)

作曲是一门艺术,要找一个既懂电影又懂音乐的作曲家。作为导演,我们不用去想怎么“平衡”,怎么迎合观众的口味。最重要是为电影本身着想,为每一个场景和片段着想,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出最好的音乐。(Justin)

美国电影行业很早就懂得怎么把他们拍的电影投到全球。为了让更广泛的观众喜欢他们的电影,他们研究不同国家的市场、文化、艺术。投放不同风格、不同国家的作曲家的音乐。

整体来说,我觉得虽然中国的影视配乐产业还没有美国成熟,但已经做得很好,融合了很多元素,让海外的观众都能对主题曲有感觉。(Gert)

高品质影视音乐会为影视作品吸引更多潜在受众,音乐是影视作品的“开胃前菜”。那怎样让音乐融入电影的宣发体系,对影视营销起到联动作用?

歌曲本身可以最大限度的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是最快捷一种传播媒介。从宣发角度来看,用歌曲实现电影信息快速传播也是非常必要的一种手段。例如今年国庆档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国》,利用明星+主题歌曲,几乎在很短时间内就对这部电影进行了预热,起到了很好的宣发作用。(阿秋)

这可能是中国市场比较独特的现象。在美国,不管电影还是电视剧,音乐很少会变成一个营销工具,或者一部作品的“开胃前菜”,除非是一些经典的IP,像《》。但这样的现象我觉得很有意思,如果一些优秀的歌曲能让电影在情绪或者感情上加分,还能提高片子的曝光率,当然是件好事。“怎么让音乐融入电影的宣发体系”,我个人觉得已经超出了导演的主要工作范围。导演通常只管故事,不管营销。(Justin)

音乐本身要足够好,足够打动听众,观众才愿意去了解电影和看电影。最好的音乐创作者是受大众欢迎的,而不是小众的。有一些电影在出预告片之前,制作方会拍一部MV,或者直接用电影场景来剪MV,在预告片发布同时发布MV,有的还会选择电影的目标受众群体喜欢的歌手来合作电影的音乐。(Gert)

从《同桌的你》开始,一首歌曲也被作为一个IP进行影视开发。对此您怎么看?

音乐IP需要符合电影的市场开发前提。(阿秋)

导演最看重的是故事,不管故事是来自哪里。如果一首歌曲有潜在的故事价值,那当然可以考虑做成电影剧本。(Justin)

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方式,可以让音乐和音乐里的故事让更多人听到,同时在已有观众基础的音乐上作电影,投资更有保障。(Gert)

一部成熟的影片离不开每一位创作者,同时更需要团队的共同合作。此次活动集齐音乐制作人和导演,共同探讨配乐和影片的关系,碰撞出智慧的花火。下次还会有什么精彩的话题呢?敬请期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