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检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数学老师一讲就懂就会,孩子自己一做题就不 [复制链接]

1#

“我们家孩子,跟着数学老师听讲什么都懂,一边听老师讲一边做题也什么都会做,但他只要自己做题就会卡顿、就好像不会了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应该是困扰很多小学家长疑虑,但家长朋友们对此却束手无策。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基础还不错但却不会做题——这应该是普遍存在于很多学生之间的一个问题。作为家长和老师,你如果说孩子某些知识点学不会或者学不好,孩子就会感到很无辜——他们明明把公式定理都背会了呀!而对于孩子来说,为了让自己学好知识和不辜负父母,他们平时也很努力去学习数学,但自己碰到题依旧做不出来。这一问题不就成为了家长的疑虑,更困扰了许多学生。

须知数学是一门很考察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而做题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是锻炼和提升他们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也就是思维能力)的过程。

思维能力与牢固掌握知识点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两把钥匙,两者缺一不可!如果一个学生思维能力很强但平时不爱学习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熟练,那么他对于问题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许他知道该怎么去解决某一问题,但却缺少解决的“工具”,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平时注意积累知识点,最后一样可以取得好成绩。

而对于知识点掌握得很好但却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他们在面对问题时只能是有力无气——我有知识点但不知道怎么用,正如有些人挣了钱不会花一样,得有人教他、指导他才可以。所以也就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老师一教就会,自己单独做就卡壳”的情况。

而思维能力怎么去锻炼呢?当然有很多方法,比如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这里举一个古希腊数学家爱拉斯拖赛的例子,他——一位最早测量出地球周长的人!在哪个都认为“天圆地方”的时代,他不仅认为地球是圆的而且还想办法测量出了地球的周长,伟不伟大?在哪个没有测量出地球半径的年代,他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呢?很大一部分灵感来源于他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与思考。

他得知亚历山大城正南方的塞尼城每到每年的夏至日的正午时分太阳光可以直射到水井的底部,所以认为地球是圆的的爱拉斯拖赛思考并推断在那一时刻阳光可以直指地球的球心——也就是这个圆的圆心,但却射不到亚历山大城的水井底部。之后他又在此时此刻在亚历山大城竖起一根木棍测量阳光射来的方向与小木棍之间的夹角为7.2°,所以他推测出亚历山大城与塞尼城与地球球心之间的同位角的度数也为7.2°——正好为°的1/50——推测出两城之间的距离恰好为圆周长的五十分之一。

之后他又测量出亚历山大到塞尼城之间的距离接近km,并且测出地球的周长为km——这一结果与当今测量结果相差无几!而在那个对地球的几何形状了解少之又少的年代能测量出这样一相对精确的结果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啊!这也离不开他对生活事物强大的洞察力与他较强的思维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样才能利用生活中有趣的事物来帮助孩子们提升思维能力从而学好数学甚至学好其他科目呢?或许我们可以试试中原名师宋君老师(曾开展讲座多次,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多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育和数学阅读等。)所著作的《魔力数学》(共4册)系列书中以数学核心素养为背景,将知识、技能及数学思想等内容与有趣的生活、故事和游戏中。他不仅将“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味,而且运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例子来教给孩子们知识与锻炼孩子们对问题的思考能力,真正做到了在阅读中学数学、用数学、要数学,这本书也是很适合在小学开展数学阅读的课外读物!

魔力数学(套装4册)京东查看已下架

你的孩子是否存在“学得会知识但却不会做题”的情况呢?如果想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并帮助孩子真正学好数学,那不如从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入手吧!或许你的孩子就是下一个“爱拉斯拖赛”——伟大的数学家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