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或许有过这种经历:你站在花洒下,温暖细密的水珠喷洒全身。在一片氤氲朦胧中,听着淅淅沥沥达水声,你突然灵光闪现,工作上遇到的难题有了好对策,或者,你突然想起了手机充电器究竟忘在哪里……
这种天降灵感也可能发生在别的时刻,比如长途开车或是心不在焉地嗑瓜子时。这些时刻有一个共同特征:你正做着一种重复呆板且无须太多思考的工作。最奇怪的是,一旦你意识到灵感来了,准备好记录,好点子就往往再也不出现了。
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大脑的静息默认网络。“在这中状态下了,你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减弱了,内心的想法会变的清晰活跃起来。”美国费城德雷塞尔大的约翰库尼奥教授解释。
库尼奥专门研究了创意和注意力焕然之间的关系:要引导大脑进入静息默认网络,你若从事的活动就必须维持一种长久且频繁的活跃状态,虽无需太多注意力,到你必须足够投入,才能捕捉到不间断的思绪。
大脑是按事件内容来分类的。当你想到窗户,大脑就会自动跳到建筑类,然后你的思路会沿着单一的思路往前走。但是,如果你中途走了神,放松下来,思路就会脱离轨道,当这些原本不可能接触的想法相互碰撞时,创意就产生了。就像阿基米德在泡澡时突然想出测定皇冠纯度的方法一样。
库尼奥发现,尽管大脑不会判断哪些思路的碰撞更有价值,但跨界越大、心态越愉快,结果就越好。
最重要的是,你心里不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旦你准备好记录,就会暗示大脑集中注意力,让思路回到回到轨道上。甚至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