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检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要以为人类的9号只是温泉,它还可以 [复制链接]

1#

喜欢,请星标

年已逝去超过三分之一,这暂停键一按下去就迟迟难以重启,百无聊赖的人们提早过上了仨饱俩倒牵狗遛鸟的赋闲生活,关键还是不给退休金的那种。

大多数人由于经济的局限和防控的需求,无法“行万里路”,在浮躁内心的驱使和精神鸦片的荼毒之下,也很难静下心“读万卷书”。

无论是厌倦了一动不动对着平板看两小时电影的特困青年,还是连轴转“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事业人士。当我们处于又想充实业余生活又在闹剧荒的焦虑状态时,不妨探索单元剧的大门。

何为单元剧,如果一整部连续剧是一块九寸蛋糕,电影是一盒杯子蛋糕,那么单元剧就是有独立包装的一角蛋糕。它们可以不同口味混搭,拼成五彩缤纷内容丰富的礼盒,这样一盒我们称之为一季。

有一部单元剧,可以在短短不到30分钟一集内,包含恐怖、悬疑、黑色幽默、剧情、烧脑、哲理、细思极恐,最后结局还总是惊人反转,毋庸置疑,那就是《9号秘事》。

初看这部英剧,便觉相见恨晚,它集恐怖片惊悚、剧情片内涵、喜剧片劲爆、悬疑片扣人心弦于一身,不到最后一分钟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永远也猜不中结局。关于9号有个传说——一季六集看第一遍就都能懂的人,一定在撒谎。

《9号秘事》(InsideNo.9)的神奇归功于二位主创的才华,它由史蒂夫·佩姆伯顿(胖胖)和里斯·谢尔史密斯(二册)强强联手自编自演,联合BBC推出,题材为黑暗喜剧。

黑暗喜剧最突出特点是黑色幽默,这种文学流派常用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荒诞而病态。

《大英百科全书》中为其定义:一种绝望的幽默,力图引出人们的笑声,作为人类对生活中明显的无意义和荒谬的一种反响。

本来人生就像个充满杯具的茶几,初看会觉得滑稽可笑,看懂之后笑容逐渐缺失,最后泣不成声。相对直接批判与讽刺,“绞刑架下的幽默”这种形式不会充满戾气,也更容易被接受。

《9号秘事》巧妙地将英剧台词语速快且碎碎念和不看注解难以理解的梗融为一体,言辞辛辣地讽刺一些无力改变的社会现实和人性黑暗。

相对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幻想题材,一丝不苟的英国人喜欢选材源自生活,其逻辑的复杂性堪比风靡一时的FBI推理题,每一句词每一个情节都透露出至关重要的信息。

故事的结尾往往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也许一个手无缚鸡之力且处于受害者立场的女孩,就是幕后真凶。

作为悬疑剧系列,《9号秘事》的名字本身就是个迷。几乎每一集都与“9”有关,虽然主创表示就是一个随机数字,但是关于它的含义,见仁见智。

西方文学中“9”象征美德和圆满,在塔罗牌中大阿卡那的第9张是隐士,象征智慧的结晶和绝对的纪律,他使用良心使人走上正途。

之所以用“9”命名,不妨理解为该剧是凝结主创方匠心与智慧的经典之作,明喻暗讽也好,指摘褒贬也罢,最终还是在劝人向善上煞费苦心,引人沉思之后,悟出人生真谛。

2月份播出的第五季是9号沉寂将近一年半之后,带着群众呼声回归的。

这一季一如既往地分为6个单元剧,后面的内容涉及少量剧透,但不完全解析,希望为即将观看或准备重温的观众保留悬念和自由想象的空间。

《裁判是个XXTheReferee’sAWxxxner》

“有人认为足球是件生死攸关的事

我不喜欢那样的态度

我可以向你保证此事远比生死更重要”

故事发生在裁判室,关于黑哨。开头出现一位英姿飒爽的9号球衣队长,仔细看是墙上的海报。

接着主裁判全副武装,直觉告诉我们他的气质有些许不同,从和吉祥物的对话中得知,这是他最后一场比赛,他的公正使其他工作人员视他为偶像。

还未晋级的联合队主场简陋不堪,助理们令人哭笑不得的对话,譬如“56分钟的加时”无不讽刺部分专业人员的不学无术。

喜欢将自己“光辉历史”碎碎念的布兰登,和把自己打扮油头粉面梦想去世界杯当边裁的菲尔,每个小人物都有自己的梦想。

比赛公正受到质疑大概从裁判更衣室出现支持球队的颜色开始,比如城市队主题内裤。

最后好赌又毒舌的奥吉登场,短短1分钟就把在场所有人得罪一遍,且话语间饱含恐同的歧视。

不出所料,联合队队长卡尔文提前出现更衣室,主裁判支开所有人,前方高能。

队长投其所好,本想请其动用潜规则,但主裁判似乎为了名誉不为所动。

中场在球迷骂声中大家狼狈不堪地回到更衣室,奥吉被指控参与博彩并吹了黑哨,在重压之下全部承认并恳求不要告发他。

卡尔文来更衣室闹事被红牌罚下,伤心的卡尔文怒分手并让主裁判公开出柜。

对恋人歉意失去理智的主裁判竟然判了门将手球和多次点球,事件全部曝光,影响恶劣,这将成为主裁判光荣生涯的污点。

黑哨裁判也难逃法律的制裁。后来和布兰登两人复盘,感到这像一场阴谋。

主裁判撕掉退休贺卡,球队吉祥物扮演者一语道破天机,阴谋实锤,同时实现惊人反转。

这集似乎直指轰动一时的英超黑哨事件。

《死神你莫骄傲DeathBeNotProud》

本集联动主创的另一部作品《疯城记》,题目灵感来自约翰·邓恩的《神圣十四行诗》,作者看淡生死,置身世外的豁达人生观令人叹服。

故事主人公——年轻的夫妇比蒂和山姆辛苦打拼安家置业,由于积蓄有限他们只能低价买下一套发生过凶杀案的公寓。

丈夫在药店工作要去上夜班,独自在家的妻子半夜遭遇种种怪像,吸尘器爬上桌子,粉碎机自己做功,还有地面滚动弹球,墙体出现的裂缝。

女主用早餐的一个翻动香肠的动作意味深长。

前任屋主造访,正是《疯城记》里的大卫。

没有做过《疯城记》功课的可以简单了解,大卫(胖胖扮演)是一位妈宝男,其母亲莫琳(二册女装扮演)控制欲极强,且“无微不至”地照顾大卫的生活起居,甚至不可描述。

大卫完全依赖母亲而生活不能自理。直到自己的母亲得了癌症。

母亲临终前说“人不能活在没有死亡的世界里,死亡终究都会找上门来”,正合诗人约翰·邓恩的主旨。

没有母亲的大卫生活一团糟,直到艾米丽走入他的生活,两人因为对开膛手杰克共同的爱好一拍即合,并很快相爱。

他们扔掉了母亲的遗物,以为生活就此可以平静而美好,然而一切开始错乱…

母亲的遗物再次出现,还有她的灵魂,为大卫描述死后的世界和他不在家时家里出现的场景。

听起来像角色扮演的X游戏?

被撞破突然刹车。

原来是一群成年人在扮演巨婴,他们说这样可以摆脱成人世界的压力和紧张。

妈妈说得对,她说…不知这句话毁了多少家庭。

后来在他极力挽回之下,女友答应和他一起生活,前提是…

浴缸里惊现高度腐败恐怖的母亲遗体,原来是大卫的“杰作”,听起来有些变态。

接着他们疯狂而体面地“送走”母亲,有了自己的宝宝,并聘请凶残的小丑为之庆生。

阴魂不散的亡母又一次出现,甚至唆使他煮了孩子之后自杀。被赶来的妻子制止后,大卫面临妻离子散和法院起诉。

从回忆中回到现实,母亲亡灵再一次出现,结尾惊人逆转…

音乐和两个灵魂与浴缸里的山姆相伴,不再寂寞。

比蒂和大卫都是精神分裂者,在剧中提名的杀人凶手就曾有暗示,大卫在母亲过世后精神受挫分裂出一重人格,比蒂可能更早就有精神疾病。

对于他们这种精神失常者的犯罪或伤害未遂,法庭上并没有量刑。

即使女主比蒂并未偿命,她的灵魂也早已死去,失去了独立自主的人格。“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当一个人身边充斥负能量时,自己也难以从中逃脱。

当女主凝视墙壁裂缝的一刻,结局早已注定。

我们的生活还是需要一些光明与美好来使自己变得积极乐观,恐怖的事物从来不会找上正气之人。

《爱的大冒险Love’sGreatAdventure》

这一集主要记录拮据的一家人为了让这个节日过得特别些,在圣诞节前24天所做的准备和表面风平浪静背后暗流涌动的生活。

线索是小孩康纳翻开的日历,以此描述每天发生的事。柴米油盐,锅碗瓢盆,家庭成员主要有靠微薄收入养家的爷爷,全职主妇勤俭持家的奶奶,还在念书的小姑姑,因吸毒欠下高利贷四处躲债的爸爸,早已撒手人寰的妈妈和还没意识到这个世界残酷的小男孩。

不占用篇幅在此还原每天的事件流水账,纵观整个故事,最后主题定义为温馨治愈,大家各得其所,欣然迎接圣诞的到来。

皆大欢喜这一结局,至少在12月25日之前是。

故事到24日就戛然而止。试想时间却不会因为生活的捉襟见肘而静止,染上Drug的爸爸因为债主的意外身亡而侥幸逃过一劫,如果不知悔改,他结局就是家破人亡。

这个家庭每况愈下,月供需要东拼西凑,女儿处在消费主义诱惑之下,而小男孩今后的学费生活费更是天文数字。

这种状态,似乎是工薪阶层家庭的常态。没有房子一移,兰博基尼的幸运,身处底层格局又无从提升,抓不到翻盘的机遇,每天光是想想如何活着就已经很辛苦了。

他们玩老少皆宜的文字游戏,使用词句低俗而令人作呕,却乐在其中。这个家庭的修养层次只能给予孩子畸形的教育,毕竟一个每天听着大人们搓麻、看着大桥底下拍扑克的孩子很难走上正轨。

而爷爷因为披萨橄榄没去核就起诉的事情也不足为怪。在一群人温饱都无法解决的前提下,谈思想建设才是天方夜谭。他们只是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及时行乐,锱铢必较。

阻止悲剧发生,除了时间静止就是从根源去梳理解决问题,那谈何容易。相比之下还是选择前者更有艺术价值。

没有结局的结局便是最好的结局。

未完待续…

我知道你“在看”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