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最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818/d1rrikz.html关键词:江一燕、高调人生、打脸文章长度:字原创文章、抄袭必究、图文无关
早晨上班途中,在收音机里听到了一条挺有意思的广播:江一燕道歉上了热搜,别墅有风险,再次引发热议。
道歉,对于很多人而言,应该是一件伤感情的事情。据说江一燕很伤心,因为她翻车了。
听到江一燕这个名字,顿时感觉挺耳熟的。昨晚手机好像也弹出过这么一条被我当成了垃圾的资讯,好像也是说江一燕翻车了,已经道歉了。
我不知道谁叫江一燕,也没时间点击去看看。翻车倒是不可怕,只要人没事儿就行了。至于车,修一修还能上路,实在不行就换车,人没事儿就是万幸。
可是早上再一次从广播里面听到这个名字才知道,我好像想错了。原来,此“翻车”非彼翻车,好像是说她的人设崩塌了……
这是个什么梗呀,莫非江一燕闹乌龙了?
凭啥她能占用社会资源,凭啥她能上热搜,莫非她是明星?
我查了查,江一燕还真是“名副其实”的明星。她是演艺界“文艺女神”,也是事业顺风顺水的人脉女演员。热度很高的她竟然也道歉,实在匪夷所思。
一、建筑师大奖打了脸
到单位后,我问同事姐姐们:“江一燕翻车”这个梗,都说了些什么事情?
她们说我:啥,连江一燕翻车梗都不知道,你也太落伍了吧……
听她们稍微一说,我总算慢慢知道了,江一燕上热搜是因为“获奖别墅事件”。据说她参与设计的别墅获建筑奖了,把她“变成”了建筑设计大师。
艺人不好好从艺,非要玩跨界,非要当建筑大师。这下好了,不小心把人设玩崩了,自我打了脸!不仅如此,获奖别墅也涉嫌违建……
据说,10月22日那天,演员、作家、摄影师、歌手、音乐创作人、山村支教教师等多种头衔集于一身的“文艺女神”江一燕,在西班牙获得了一个建筑师大奖,叫什么“美国建筑大师奖”。
甭管真假,这是第一个“大师”头衔。这个大奖中的“大师”俩字儿应该很值钱,是宣传个人“能力”的好素材。可以提高人设,具备吹嘘、炫耀、包装的实用价值。
江一燕在微博上公布了获奖消息,最后她写道:第一次参与设计,跨界建筑,谢谢……
这等于承认了自己“建筑大师”的头衔,等于认领了这个大师的光环与称号。
建筑大师,这应该是“大师”里面一个很高端的存在了。属于象牙塔尖上的“避雷针”一般的存在,格调非常高。没有个几十年的设计功力,连象牙塔的门径都摸不着,更别说摸到“避雷针”。
当健美大师容易,当建筑大师,还得真得需要有两把刷子。还要有名师指导,还要有各种履历……
建筑大师可真不是说着玩的,需要有好脑子,需要有灵感,需要真正的艺术细胞。
不说别的了,就说听世界历史课吧,当老师讲一个国家文明的时候,首先讲到的就是这个文明的见证者,就是古建筑的风格,建筑是活着的艺术与历史。
一个女演员,仅仅依靠演戏之余的“兼职”时间,就能当上专业级别的建筑大师。就算有运气成分,这实力也太恐怖了,运气也太逆天了。
换成别人,即便开启洪荒之力,怕是也难呀。所以,她打脸了,引发了打脸效应,多人躺枪。
二、没真本事,可别揽那么多头衔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闷声发大财就行了,那些侮辱粉丝智商的头衔最好别碰,没那两把刷子,被人较真起来很丢人。
江一燕本来头衔就已经够多了,至于是真是假,没有反对声音就行了。现在再来个“建筑大师”头衔,那还了得!
这下子,吃瓜群众们再也不能忍了。
有人直接打脸,打得很不客气。有人扒拉出了实情,江一燕参与设计的别墅确实获奖了,只不过获奖者是一位德国设计师,而非江一燕这个“甲方”。
被拆穿之后还不算完,还有别的事情。据说因为她打脸太响亮,引起了公家的注意。
这套获奖别墅本身就违规了,不符合审批要求。弄不好要被拆,弄不好什么也剩不下……
继续说打脸,本来头衔就够多了,需要慎重、收敛了。弄几个无关轻重的小头衔,包装一下倒也没啥,还能让女神显得更“神”一点。
结果她太贪了,用力过猛,自己把人设玩崩了,一手好牌就这么打烂了。至于以前的作家、歌手、音乐创作人、摄影师、教师等等身份,真得需要斟酌了。
有人就说,其真实的实力如何,不用说都能猜到。因为人设崩了,其它的人设也就不值钱了。和狼来了的故事差不多,估计也没人信了。
三、人生就像种地,人不能高调
人生都相似,有时候就像种地,踏踏实实劳作下去,就不缺吃的。
所谓春种秋收都是规律,只要运气别太差,总会有收成。成功的标准不在于你去开多少荒、种多少地,而在于你是否有本事先把自己的地种好。
自己的地都种不好、种不完,出去开再多的荒,最后还是挨饿的命。
对于某些只会“炒作”而并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而言,专一做好一件工作都不大容易,更何况是“多面开花”呢?那不等于妄想吗,不等于耽误自己吗?
没有那个实力,妄想得到那份殊荣,最后万一运气不好,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结局。
人,真的不能太高调,除非你真有高调而又不怕打脸的实力与资本。其实严格来说,真正有实力不怕打脸的人,其人生的字典里面没有“主动高调”四个字,低调都来不及,哪还稀罕高调?
翻车很伤感情,其实明星翻车可不止江一燕一个人呀。
翻车的明星多了去了,他们似乎都低估了吃瓜众们的智商。奈何时代发展快,吃瓜众也开始聪明了。以前是被明星当猴耍,如今有很多人也开始了看耍猴。
我曾听过一个翻车的段子,大明星靳东,据说他喜欢“文化人”的人设。无论到哪里,他都是读书人的样子,喜欢卖弄文化。
据说,在一次采访中,靳东为了显示自己的格调,大谈自己喜欢读诺贝尔数学奖获得者们的文章。
读文章不可怕,没文化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他硬生生造出来了一个“诺贝尔数学奖”!
这种打脸不仅仅脸疼,心也得疼。
再比如年初的那位北大博士翟天临学术造假风波,一个演员把自己把包装成了天才学霸,拿到了北大的博士学位。
可惜的是,后来这个“博士”被人发现徒有虚名,他连“知网”都不知道是什么。因为此事,他丢了学位。
一个连“知网”都不知道的博士,这还是我们中国的标准博士吗?人家本科都知道知网核心期刊,一个博士竟然不知道。人们不免好奇,他的博士是怎么当上的,他的论文又是怎么发表的。既然没发表论文,那么他是怎么当上博士的……
四、高光时刻的高调,都带着打脸的节奏
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流量明星,更不喜欢看明星的八卦资讯。或许说,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