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检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愚家英语英语阅读的正确训练方法 [复制链接]

1#

之前《英语启蒙,别白费功夫了》一篇,收到如下评论。

显然,她们的思路存在重大错误,但由于她们只是来寻找“志同道合者”的,想听好话而已,所以不会听进我的话。我不能也不想改变她们,但正好给了我一个写英语阅读理解的灵感。毕竟,我从来都没有写过这方面的内容。

首先,说说她们的思路错在哪里。

第一,我们学英语都有最终目标,一般中国学生就分为两大类,应试或者应用。

应试就是在各类大小考试都拿到高分,应用就是将来工作能轻松自如地听说读写。需要英语精通水平的工作不多,即使是大部分外企,也只需要六级水平就够了,大部分不需要你的英语跟老外一样好。估计80%学英语的人,首要目标都放在应试上,等考上大学再发力应用不迟。

第二,每个人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孩子对英语的认识会越来越现实。

幼儿期喜欢读绘本,小学能读同等知识水平的英语材料,未必在初中、高中都愿意、喜欢读这些东西。因为越往后学业压力就越大,时间也越紧迫,一般学生都不太可能会去阅读对眼前学业无用的英语材料。

就像许多家长上学时很喜欢读书,但后来不都放弃阅读、学习了。但她们有遗憾,所以有了孩子以后,想弥补当年,出发点并不是为了孩子。也许孩子今天看英语儿童文学很高兴,但中学未必就会看同类内容了。

那时,他们会面临拥有极大吸引力的手机、游戏甚至不良内容。别说和课业不相关的东西了,还是先确保那时愿意专注在学习上吧。挑战很大,没有准备,就麻烦了。

三、跨语言保持同等阅读水平的难度太多。

如果按照知识水平同步更新英语材料,按照外国中学生的水平,已经达到中国英语专业八级。有些学生确实能做到,但是凤毛麟角。这就像要求外国中学生能阅读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一样特别困难。

四、学习外国最新知识或阅读经典书籍,并不需要外语。

现在普通人知道的知识,基本几天甚至几小时内都会被翻译成其他语言,不存在滞后性。如果是冷门的尖端领域、科技前沿,都有专门的英文刊物或网站,含有大量专业词汇,就是英美的普通大学生也看不太懂。就像不做会计的人去看财务术语,不了解中医的人去看《黄帝内经》,只能是晕。

五、直接用本国语言学习更高效,成本更低。

比如,美国西点军校和知名商学院都在教授《孙子兵法》,但并不用中文或文言文,而是用英文翻译。尽管翻译会失去原汁原味,存在不小缺陷,如果他们坚持要用中文或文言文学习,恐怕这辈子都学不了。毕竟,中国人能用文言文直接学《孙子兵法》的大学生,都少之又少了。

如果你坚持阅读未翻译的原著,认为这样更好,那许多外国书你都读不了。比如古希腊、罗马哲学,你得学拉丁语;莎士比亚,你得学古英语;卢梭、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你得学法语、德语;读高尔基、普希金,你得学俄语。至少人类史上99%经典著作,你只会英语是读不了的。

所以原文阅读,并不现实,明明有翻译版,何必增加不必要的人为成本呢。不过,很多人就是受困于这种错觉,还以为看的是“世界最前沿、最高级、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

我没这个执念,到现在为止至少读了本翻译版作品,从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思想启蒙、近代到现代一路看下来,基本覆盖了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地理、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

当然不是很深入,不过这样我对世界就有一定认识了,不是“闭目塞听的土鳖”。至少我能感受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不比喝过洋墨水的海归差,甚至在国际交往中我也是可以跟外国人谈一谈相关事情的。

总之,如果本着为孩子长远利益考虑的立场,单纯英语启蒙就基本属于“无用功”,不能保证未来,甚至可能有很大的副作用。不过,既然人家说了不是为考分,我就不扫人家兴了。

我只告诉想(孩子)英语考分的人,应该怎么训练阅读理解。

第一,把那些长篇英语故事、小说、书籍,全部都扔掉。你先保证中文长篇愿意读、会读、持续读,再来读英语长篇不迟。这些只会浪费时间,并不能训练阅读能力。就像小学读四大名著、童话故事,不保证能在语文阅读理解上得高分,也不提高写作能力。

第二,了解试卷阅读理解题目的风格。

英语阅读理解,其实不只是阅读题,还包括了完形填空、改错题、作文甚至选择题。它们的区别,只是在于“内容的长度”和“出题的角度”。本质上,都是阅读理解。

出题角度没什么好说的,明摆着,训练关键就在内容的长度。一般题目内容最长的都是阅读题,其次是完形填空。只要按照这两个的长度去进行日常训练,就能完全覆盖考试需求。

受限于试卷篇幅,无论是阅读理解或完型填空,它们的内容长度(不含题目)一般都不会超过一张A4纸。无论中考、高考,内容行数都是在20-30行之间,一行按10个(有意义、不重复的)单词算,也就是-单词。大学六级了不起也就是最多个单词,不会再多的了。

所以,英语阅读的核心就是“小短文阅读理解”。这些内容通常是纯粹的短篇内容或是中篇内容截取的一部分。对应这些材料,其实就是报刊杂志网站上的新闻或介绍文章,不会从长篇内容取材的。

直观一点的话,你可以理解为内容长度就是在英语课本或《新概念英语3》的篇幅内,高考也仅仅就是在这个范围内。如果你能在中考、高考前达到《新概念英语3》的阅读长度,绝对是可以轻松应付所有考试的。

三、不用阅读而是用朗读来训练。

一篇一篇英语短文走马观花地读过去,没有太大意义。读了你会忘,记下来的新单词很快也不记得了,最重要的是只用眼看你不能训练自己对英语短文节奏感的把握。你草草地看了几百篇,对英语短文还是很陌生。

只有你反复朗读若干篇短文后,才会抓到英语的行文节奏,变得熟能生巧了。这个过程训练的是“英语肌肉”,没有一定数量无法得到强化。

而且,朗读一篇-个单词的短文,时间就是1分多钟。如果朗读遍,每天50遍,就1个小时,能同时解决听说读写等问题了,刷英语题的时间能节省一大堆。

假设从初一开始读,持续到高考前,这样能积累下来0篇短文的阅读量,积累的单词量也相当可观,应试绰绰有余了。其实也不用0篇这么多,只需要你熟读所有课文,再加上《新概念英语1-3》就够了。

其实,我之所以从前不写阅读,就是因为朗读能顺便解决这些问题。阅读量是最不重要的,英语阅读的重点在于单词量和熟练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