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写文章好比做衣裳,要注意选取材料的问题。
然而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会出现取材雷同、陈旧等弊病,这就使得学生的作文没有个性,没有新意。要知道,精确选材往往能够大量节省考试时间,让你的作文在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
那么我们在审完题后该如何选材呢?
怎样选材?
1选材要真实
选材的直接材料就是亲身经历或亲自听闻的事。既可以是对生活中的各色人等、各式场景细致生动的描写,也可以是对印象最深的人和事的精雕细琢,还可以是对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情的记录,了解清楚来龙去脉,再用文字真实地记录下来。总之,选材的可信度要高,不要写道听途说或空穴来风的事情。
2选材要丰富
作为学生,一定要多读书,多积累,才会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展现内在美。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当写作灵感枯竭时,可以通过多读多看、阅读经典、欣赏电影等方式认识世界,充实写作素材。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切忌把素材简单地罗列,而没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3选材要鲜活
选材俗套、平淡,缺少新鲜感和时代气息的作文,通常拿不了高分。作文的生动源于生活的丰富多彩,既来源于生活,又是生活的升华。在这里提供一个让文章鲜活
起来的丰富,即营造“画面感”,让读者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具体做法是:一要注重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都可以产生画面感;二要选择比较与众不同的素材,让文章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下面我们以《最难忘的一件事》为例:
也可以从下面的几个维度中去快速挖掘过去发生的事情。
选材标准
选材还要把握四大原则:
一是写有用的,不写没有的;
二是写典型的,不写一般的;
三是写具体的,不写空洞的;
四是写新颖生动的,不写陈旧呆板的。
最后以高尔基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假如一个作家能从二十个到五十个、以致从几百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中每个人的身上,把他们最有代表性的街及特点、习惯、嗜好、信仰和谈吐等等抽取出来,再把他们综合再一个店铺老板、官吏、工人身上,那么这个作家就能用这种手法创造出典型来——而这才是艺术。”
长沙火烈鸟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