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研发人身份之外,顾继列还是一个咖啡拉花爱好者。他喜欢去拿捏奶泡倒入的每一次高度,花样的每一个角度,口感调和的每一味平衡度,顾继列对出手的每一杯咖啡的质量和美感都有着严苛的要求。而他对自己出手的产品则更是极致追求的演绎。
在我看来,研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堆砌过程,从在图纸上的设想到成品的呱呱坠地是不断对自我灵*的磨练和挑战,这是一个痛苦又有趣的过程。作为研发SmartOR数字化手术室产品的主导者,我想做出一个真正意义上对患者有利,对医者有用的数字化手术室解决方案。既满足信息化时代中国用户的需求,又对每一个品质细节严选把关。
从心出发的信息存储技术
为了踏踏实实打磨出一个引以为傲的手术室解决方案,就必须深入临床,找到手术室工作的痛点。我带着我的研发团队走访了全医院,大部分时间泡在全国各地不同类型的手术室内,观察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程,操作习惯。分门别类地记录不同术式对设备的要求,术后再和医护人员沟通了解……
在梳理分析完一大摞的记录资料后,我们敏锐地发现了手术室信息存储方面是一个值得改善的开发需求。医院,以视频媒体形式记录手医院会进行的工作了,但有些系统的手术视频存储在手术室本地,只能在手术室内下载,医院手术视频存储在服务器上,只能通过内网下载……其实,这两种视频下载的方式都各有利弊:从手术室本地下载方便快捷,但任何人都可以去调阅下载或删除其中的视频资料,不利于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从服务器下载视频,有利于手术视频的统一管理和数据安全,但也会给医生在调取视频时带来不便。
通过反复论证后,我们发现有技术方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对本地视频下载数据加入权限管理和隐私保护等技术后,即可同时实现安全的本地存储和服务器存储,保留这两者的有利之处,趋利避害。类似这样对于手术数据的存储管理,我们还借鉴了银行金融业中已经成熟应用的云存储技术,数据容灾备份技术,敏感数据保护技术。实践证明,通过我们的创新,用来保护金融业核心数据的技术方法也同样适用于珍贵的医疗影像资料,可以有效调和医生操作的便捷性和数据安全性之间的矛盾。
优质的全高清成像
北京同仁堂有一句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样的古训用来指导医疗设备产品的研发依旧适用。我们必须坚守对品质的追求,用优质的产品回报客户。在外科手术中我们发现微创手术因其独到的优势正在迅猛发展,手术中医生会对显示的实时视频高度依赖。现在的主流内窥镜厂家都可以做到/60P全高清视频了,数字化手术室也必须可以匹配全高清视频。通过行业调研,我们发现技术上有很多方法可以实现,可以选用早已成熟的安防监控类产品,成本不高可是根本就不能达到医生所要求的图像品质;也可以使用高清而非全高清方案,把采集到每秒50/60帧的图像切掉一半再处理输出时只有每秒25/30帧,当然这样输出的图像品质就会有折扣了;类似种种,不一而足。
本着对生命敬畏,对品质负责的原则,我坚持采用了专业广电级标准的核心设备,确保颜色真实还原,图像清晰稳定,输出每秒50/60帧全高清视频,一帧也不落下,给医护人员带来最佳的临床体验,也为未来更新的视频技术做好预留。尽管这样的措施会大幅提升我们产品的成本,但对品质的追求早已融入到我们研发的血液里,对此丝毫不会妥协,为的是用优质的产品回报客户给予科曼的信任。
将美观简洁死磕到底
把冰冷冗长的代码留给自己,把美观简洁的界面带给用户。
我们必须有较高的审美追求,带给客户别样的使用体验。有时冰冷的科技会给人带来枯燥乏味感。数字化手术室在立项初期,就早已确定了其易用美观的操作界面,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培训新手医生的效率。科曼数字化手术室所有界面的布局全部从用户操作习惯出发,简单而又直观,摒弃一切繁杂的流程,即使是第一次接触,医生也可以凭借既往的相关经验轻松驾驭。为实现这样的需求,我们的研发工程师也没少和自己死磕,即使是细枝末节也不放过,在上千个方案中优中选优。在一遍又一遍的修改过后,出来的效果也是喜人的。
我们不仅对使用的界面有较高的要求,对外部设备也必须保持与之匹配的审美标准。比如在手术室内部的内嵌式大屏幕,其设计灵感来自苹果iMac,高透光的面板上用黑灰白这三种公司VI色调和整体手术室的环境相得益彰,尽显科技的现代感但又不会与整体手术室形成视觉突兀。
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千篇一律,有趣有灵*的研发万里挑一。在我看来,研发并不是一个高科技搬运与堆砌的过程,所有的环节都围绕“一切以终端用户为中心”的灵*而设计,这也是我的产品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