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根错节的地下管“透明”了
作者:石晓红 江露露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04-03
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电缆、光纤、光缆、自来水管道、燃气管道管密布城市下方,它们既是深埋地下的城市蜘蛛,也是和人们生产生活甚至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城市生命,我市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密,如今在普查中全部实现透明化。
4月2日,来到市市*工程管理处,我市11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长达4200公里地下管线一清二楚地呈现在电子图纸上。一条条管绘制成颜色各异的线条,线条叠加延伸、交织成,这些线条囊括了市*道路及河道两侧埋设及依附市*设施的各种管线,如给水、雨水、污水、燃气、通讯光缆(电信、移动、有线电视、交警信号、络监控等),以及各类高压和低压埋地输配电线路及路灯地下电缆管,人防及其他各类工业管线等,还有老城区居住小区排水类地下管线,大约十几种管,密密麻麻、盘根错节。
电子图纸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每条管的类别、位置、走向、深浅等,点动鼠标,选择任意一条管道中的任意一个标志,便会出现这条管该点的地理坐标,同时出现材质、规格、尺寸、起点、终点、压力电压等20多项信息。
据了解,地下管普查自2014年11月1日启动,共投入1500万元资金,125名专业人士通过管道探测仪、地质雷达等先进的管道探测仪器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探测普查。目前,普查已基本结束。为防止管线遗漏或缺失,市市*工程处正在组织各权属单位对探测结果进行审核,并选点进行现场开挖验证,确保普查数据的精准,市市*工程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确认审核了部分路段,探测结果均精准。
和全国各地的管存在问题一样,我市管建设权属单位有十三家,为多头管理,且前期资料存档十分匮乏,管改造升级中常常出现凭印象现场指认的情况。市市*工程处工程科科长李德平说,在普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管建设年限长,达到甚至超过使用年限,老化严重,已通过和权属单位合作排除了安全隐患;部分安全距离不够的管,权属单位通过普查数据能够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监管。
此次普查中审核工作已近扫尾阶段,6月份,我市将在此次普查信息的基础上完成地下管信息平台的开发并试运营,实现地下管信息的共建共享;同时,我市还将出台地下管管理办法,建立地下管信息的动态更新、管理和服务等长效机制,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的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为城市建设服务,为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