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说一个有意思的话题,看罢之后也许会颠覆您的认知。
但凡稍有心理学知识的人,应该知道人有意识和潜意识之分。所谓意识是指人的大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应,具体来说是通过感官和思维活动形成的心理过程。而潜意识人类生命历程中确实发生但却不被察觉的心理过程,换句话说是一种非物质形式或者说是尚未达到物质层面显像的心理活动过程。这就好比一座冰山,意识是海面之上露出来的可见部分,而潜意识则是深藏海面之下的不可见部分。
关于心理学的这部分,毋庸置疑已经被现代科学广泛接受了。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人的老祖宗早就参透了其中的道理,并形成了一套理论,只不过由于这套理论晦涩难懂,才使得很多人误读其中的内涵,甚至将其视为封建迷信,这便是道教。
其实,熟悉道教的朋友应该知道,道教讲究的是顺天应人的自然法则,属于科学的范畴,实则是与儒家一脉相承。
今天咱们要说的就是道教关于人的意识和潜意识的认知。
相信很多人并不知道,在那么久远的年代,中国的老祖宗就已经能够清晰分别所谓意识和潜意识的区别了。只不过当时换了个叫法,叫做魄和*。也就是“*”等同于“潜意识”,而“魄”等同于“意识”。有人可能会说,“*魄”这玩意儿说的不是*吗?这不是封建迷信又是什么?
实则不然,所谓“*魄”说的是人有“三*七魄”。而所谓的“三*”指的是天*、地*和命*。三者互相作用视为“命”,是以一种不可见的非物质形式呈现。或者换句话说是存在于更高的维度,却以某种尚未得知的方式与我们这个空间的人的物质实体发生联系。这就与现代心理学中所说的“浅意识”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所谓的“气魄”指的是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除秽、臭肺,具体来说就是喜、怒、哀、惧、爱、恶、欲,很显然是以可见的物质形式呈现,与现代心理学所说的“意识”基本是一个意思。
咱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提到过一个病症就是“半侧空间忽略症”。患有这种病症的人只能看到眼前一侧的空间,而另一侧的空间是完全看不到的。
专家们就曾经给这样的病人做个一个实验,就是那两张图片给受试者看,两张图片几乎一模一样,都是一栋房子,唯一不同的是其中一张图片中的房子的一侧着火了,而着火的那一侧正好是受试者看不到的那边。当研究人员问患者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的时候,患者表示没什么不同,是一样的。但当研究人员让患者选其中一个房子自己居住的时候,患者却每每都户选中那个没有着火的房子。
针对这个现象,专家们给出了解释,认为患者的眼睛其实是捕捉到了两张图片的不同,但是由于大脑的一部分机能受损,所以无法把这部分信息传递给患者知道。但是与此同时这个信息也同时被记录了下来,当需要作出选择的时候,才指挥着患者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由此可见,人的潜意识和意识可能是两套独立运作的系统,但同时又可以相互协调运作,即便是在大脑部分功能受损的情况下,也是可以正常运转的。
而这一点,用道家的“*”和“魄”来解释也是解释得通的。不可见的“*”在“魄”无法感知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指挥人做出正确的行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会突然一个灵感做一件事,当时做的时候根本没有任何理由,但时候却受到了很好的效果的原因。
科学界一直否定非物质世界的存在,但是最近这些年随着量子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开始意识到或许非物质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其呈现的方式很可能就是以物质的形式来呈现。这便与“*”与“魄”以及“潜意识”和“意识”的运作机制如出一辙了。或许在不久的未来,人类真的能够揭开之中的谜团,还原一个更完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