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课程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绘图技能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鉴赏能力和认知能力,是将综合理论与实践设计一体化的课程。其课程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商业展示空间基础概念、熟悉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前沿的设计软件,增强空间渲染表现能力,为后期实践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目前商业展示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对商业展示设计教学的实践性不够重视
由于商业展示设计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内容,如果单纯学习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探索将不能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条件和实践环境,以此来确保教学实践内容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应当增加实践课程时间,保证实践体验效果,从而实现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
但现阶段,我国高校设计专业普遍存在着不够重视商业展示设计教学实践部分的问题,教师往往偏重于理论课程内容教学讲解,忽视了对实践教学部分的内容开展或实践内容与时代脱节致等不足,使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实现实践教育的科学有效落实,进而阻碍了商业展示设计教学的改革。
1.2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设计是一门创新要求极强的学科,无论是设计概念还是设计手法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然而,现阶段不少高校仍处于接受传统教育思想,设计方法和教学模式都以教师照本宣科的形式开展,在教学过程中部分理论知识已经过时,且没有及时引入先进的创新方法和创新思维,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原因是国内对设计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部分学生出现盲目抄袭的现象,阻碍了设计创新的发展。
与此同时,目前我国也没有相应的设计图纸检测相似度的途径,教师较难辨别是否存在抄袭现象,无形之中削弱了设计者创新的热情。再者是高校制定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在日常教学时一味追求完成单一教学目标,较少将实际设计案例运用在教学中,也缺少对学生创新设计的引导,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缺乏创新动力。
1.3对教学方式的选择过于陈旧单一
在我国以综合类大学居多,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大多数高校不够重视设计学科,致使设计类教学的改革进度十分迟缓。并且,综合类大学课程安排有固定的要求,其要求也难以满足学生外出考察实践的需求,因而教学基本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兴起,如果教师再继续使用单一的课本上教学内容,没能及时更新教学方式会导致吸引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认为老师的课程内容与时代脱节,从而导致教学模式与实际应用产生一定的冲突。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难以保证其工作质量,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和进步。
2商业展示设计教学改革的理念
2.1课堂模块化教学改革
根据商业展示设计本课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改革理念,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或设计比赛项目,制订项目任务书,以“理论知识学习、项目资料收集、项目实际设计”为主线,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
模块一: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对商业展示设计规范和要求的理论知识讲授,使学生掌握设计中的尺度规范,材料运用、陈列方式、色彩搭配等内容,在课程前期为学生打下相应理论基础。
模块二:项目资料搜集。针对课程内容开展项目选取,可考虑实际校企合作企业项目案例,也可考虑相关主题设计比赛要求作为项目资料收集的背景。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可采用课程教师与企业导师双导师制带领学生充分进行市场调研,项目信息收集工作。在资料收集调研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在调研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理论概念的理解,并针对不同商业展示的设计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深入认知市场上的材料、工艺、陈设的应用。
模块三:项目实际设计。引入双导师制度,学校导师主要负责指导理论知识、设计方法,企业导师负责将设计内容与实际市场需求更为贴切,把商业空间规划、施工工艺等专业知识运用的更合理性。基于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在双导师共同指导下,进行项目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双导师各司其职完成空间设计,实现不同装饰风格设计融合,使学生能过掌握一个较为完整的项目设计思路及方法。
2.2引入“案例式”教学模式
案例式教学是帮助学生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不断转化,并通过对具体实际情境,将隐性知识外显出来,或将显性的知识内化予以消化。
“案例式”教学模式是通过实施一个具体的设计项目内容作为教学活动得以实现,突出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因此,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不同的商业空间设计案例进行教学,例如通过服装专卖店、甜品店等不同类型的商业展示空间进行分门别类的讲授。同时,从不同类型的商业空间设计的案例中找寻共性与规律,进行针对性分析,使得商业空间设计的流程和目标更为清晰明确,从而实现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不断转化,达到综合人才培养的目标。
2.3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是现代高校教育教学转型发展及创新发展方向,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一方式适应设计行业发展需求、满足人才培养要求。加强学校与企业间互动,充分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发展,带领学生到企业基地进行考察,实践交流,让学生参与到如何从设计方案到施工项目完成的转变过程,充分增加学生实践经验。
给予学生实习机会,充分参与到具体项目之中,加深学生对商业空间的功能分区,空间布置的实践的认识,了解在材料与工艺之间的联系,带领学生切身体会商业展示空间设计的具体流程,了解设计市场的行情走势,了解市场真实的需要,使学生更早与市场衔接。
2.4充分利用信息时代背景,与时代接轨
当下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学信息化技术可为教学工作提供有力支撑,能有效提升商业展示空间设计教学的整体质量。教师一方面要及时了解设计动向,另一方面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数字化平台,使学生可以认清时代发展的潮流,激发自身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自主学习环境中去,最终实现自身综合素能力的提升。
2.5考核方式改革
商业空间课程的考核方式是以作品代考试,以实践设计项目汇报代替理论考试。建立百分制的考试模式,考评单位由专业教师,企业导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三方评价考核体系。以设计项目汇报的形式进行开展。汇报以ppt形式开展,其内容包括项目理论背景、资料收集与调研、设计方法、设计流程、设计预算以及呈现效果等。
3商业展示课程改革效果
此次商业展示设计课程改革在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成效较为显著。首先,在教学模式上摒弃了传统书本式照本宣科的形式,以案例项目或比赛为载体、以实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时代背景为依托、以学生创新能力为主导、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结合项目式工作模式对商业空间进行创新设计。
其次由于改革中减少了理论课堂学时,又增设了实际案例和软件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融洽,同学们在讨论中迸发创意和灵感,增加课堂积极性。
再者,通过教学改革使学校教学和社会需求无缝链接,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就业状态和就业环境,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就业方向和目标。最后,教改后的商业展示设计课程,能过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不仅仅是完成一门作业,而是在课堂中转换成设计师角色,参与整个设计项目,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改良后的三方考核机制,不仅能让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帮助学生全方面地掌握专业技能,也能从考核评分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优化提升自己。
4商业展示设计课程改革体会
作为课改项目教师,我丰富了教学经历,不但加强了学生的设计专业技能,同时解决了学生课程学习与社会环境脱节、学无所用的尴尬局面,但是在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首先,综合类大学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课程安排仍然习惯于按排在课室“教师讲,学生做”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申请相应的企业走访深入实践的机会。
其次,商业空间设计课程需要手绘和软件的技能,由于学生能力之间存在层次不同的差异,出现了对课程内容完成能力之间的差异,个别学生反映了在有限无法完成设计任务,学习压力大作业量多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应当通过培养方案的优化,一方面给予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的视频课程,另一方面争取更多的校企合作资源等方法解决此类问题。针对此次课堂改革我们应当扬长避短,逐渐弥补课改中暴露出的各种不足,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