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秋风吹起,弯弯的月牙儿渐渐接近一轮银盘般的满月,商店里放满了琳琅满目的月饼,我们知道,中秋节就要到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带有亲人团聚的温情,尤其是中秋节和春节最为浓郁。赏花观月、望月怀远,颇具诗情画意。今天,小编就从中秋节的起源、传说、习俗等入手,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中国古典的中秋文化,并看一看现在中秋佳节时各大品牌都会做些什么节日相关的设计。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夕、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中说,先秦时期宫中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嫦娥奔月
相传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后被蓬蒙惦记威逼,嫦娥不得已吞下不死药飞升月宫。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近现代任率英《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
玉兔捣药
传说中嫦娥奔月时,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的工作是用捣药杵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但是后期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图片来源于
非人哉漫画月饼起义
元代时,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但朝庭官兵搜查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传送到各地起义*中,最后获得了成功。朱元璋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在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节日里,众多文人墨客曾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句与唯美的绘画作品,流传至今,仍是经典,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宋马远《月下把杯图》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
现代丰子恺《故园今夜月》
如今,各大品牌都会在节日时借助节日热度,使出浑身解数,通过一系列营销手段从节日场景出发,引发消费者共鸣,从而达到品牌传播的效果。页面、海报、礼盒……形式之多,令人眼花缭乱。
为了配合节日的氛围,Google网站页面一改往日的面容,加入了中秋节相关元素,创意十足、独具匠心。
节日海报更是品牌营销的又一重要手段,不仅海报要有创意、吸引人,文案也要既精炼又有针对性。以下品牌的营销文案,绝对能帮你打开创意思路的大门。
借助各种手段营销的同时,就连用来装月饼的礼盒,也开始发挥层出不穷的设计风格,变化多端的创意加持,月饼好不好吃已经不重要了,我们拼的是包装!
中秋来临,当然少不了全速的福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