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不仅是我们生存的空间场所
更是与我们共存的生命机体
他以不同姿态忠实记录着人类文明基因
为了越来越好的生活
就必须应对城市化带来的严峻挑战
而“城市有机更新”
成为了老街区面临的重要课题
新城区解放门街道地处老旧城区,棚户区和老旧小区居多,道路狭窄,基础设施陈旧。面对这样的情况,解放门街道以老旧街区为修复单元,与高校携手成立“挽起裤脚”城市研究站,循序渐进开展“微更新”,在被遗忘的棚户区形成了一条全新的街景线......
街区更新设计1.0
“遇见·梧”
在东六路与尚俭路十字路口,道路几经修整扩宽后,一颗泡桐树矗立在马路中间成了视线焦点,它好像街道里历史线上的观察员,对往来的人群诉说着解放门的历史。年底,解放门街道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这棵泡桐树为更新中心节点,打造“遇见·梧”为主题的街区更新设计,开启了城市改造新模式。
“高校老师担任‘社区规划师’,参与到城市有机更新中,在西安尚属首例,作为‘社区规划师’,不仅仅是设计师,更是社区的一分子,听取居民的想法,在保留社区的烟火气和依存感的同时,让街区更美丽,大家生活的更方便、更舒适,这是我们的责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老师董芦笛说。
解放门街道街区有机更新概念规划源自街道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风景园林系的合作,由尚俭路——东六路街区有机更新方案衍生出的“遇见梧”街区,得到了文化企业和景文旅的认同与参与,并牵线搭桥进一步引入“西安温度”项目方以公益微改造方式介入坤中巷猫街区2.0升级版改造。
街区更新设计2.0
坤中巷猫街区
据了解,猫街区由坤中巷内老太太徐素珍庇护流浪动物的故事引发灵感,街道和学校、企业的“解先生”和设计师们通过街景设计和公益改造创造街区文化节点以改善棚户区微环境,改善人与街区的关系,并通过街景为棚户区“引流”,最终促进棚户区整体改造更新的启动实施。
如今,坤中巷道路两旁,主体带有猫爪图案的导视柱、解忧杂货铺、喵喵屋、猫咪图案景观墙等独特可爱的元素映入眼帘,生动的设计、绚丽的色彩、可爱的图案,和一墙之隔的坤中巷小学里朗朗读书声,给静谧的巷子带来了新的无限活力,也让居住在这里多年的居民们对这条巷子有了新的认识。
居住多年的王阿姨说道:“现在我们这里有了解忧杂货铺、猫爪图案导视柱......说起来也奇怪,经过的时候多看两眼好像烦恼就没那么重了。”
解放门街道的“遇见梧”街区——猫街区——“小巷微光”在被遗忘的棚户区形成了一条全新的街景线,串联起街区与棚户区,后期的时光隧道文化墙将静静地讲述棚户区的历史故事,述与那些想听故事、探究老城区历史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