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检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走进汉新窑,绘述堆彩艺术人生澎湃在线
TUhjnbcbe - 2024/8/16 17:52:00
                            人物名片:堆彩唯一人刘汉新

刘汉新,惠州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研究员,惠州民间艺术大师;传承惠州彩瓷工艺37年,独创东江紫沙堆彩画法,彩瓷作品多绘制惠州历史人文景象,用彩瓷作品讲述惠州故事。代表作“惠州西湖风光”系列砍获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东坡寓惠”系列拿下第六届国际版权博览会“金慧奖”最佳创意奖。

在位于惠城桥东的东坡亭粮仓创意园门口对面,有一间由清朝老宅改造成的“惠州彩瓷“工作室。走进这以惠州民间艺术大师、惠州彩瓷工艺传承人刘汉新名字命名的”汉新窑“,绘有惠州历史文化图景的彩瓷作品整齐地呈列着。这清代的建筑是刘汉新的奶奶的祖宅,也是刘汉新创作彩瓷的地方。

传承与坚守

曾经辉煌的惠州彩瓷工艺厂已不复存在,但好在彩瓷技艺留存了下来。刘汉新在彩瓷厂汲取了足够多的养分,为他后来开创独特风格的技艺奠定了基础。

刘汉新自小受金带街浓厚的文化熏陶,对器、玉器有浓厚的兴趣。年,刘汉新凭借早年的工笔画技艺,顺利考入惠州彩瓷工艺厂。惠州彩瓷的工序繁复,流水线式的生产使得每个工人只负责一道工序,很少有师傅能够掌握彩瓷制作的全部生产工艺流程。与别的学徒不同,刘汉新除了做好瓷器绘画的本职工作,还主动学习彩瓷生产经营的每一道工序和环节,刘汉新从学徒变成了“老师傅”。惠州彩瓷厂传承了广彩、潮汕彩等传统技法,但刘汉新更想创制出惠州自己的瓷器。为寻找灵感,他常到惠州西湖写生。

(刘汉新于年在惠州彩瓷工艺厂画的彩瓷)

到了90年代中后期,惠州彩瓷工艺厂濒临破产,刘汉新离职下海。“彩瓷厂停办后,很少有工友继续从事这一行了”,谈到这,刘汉新流露出对彩瓷厂技艺传承的遗憾。几经波折,刘汉新依旧怀揣着当初的彩瓷梦。

刘汉新开设了工作室,购置了大批颜料和窑炉等设备,不同的瓷器对烧制的温度和时间的要求不一。他深入钻研了每个彩瓷品种,希望推陈出新,创造出有惠州风格的彩瓷。

彩瓷上的西湖风光、东江民俗、东坡文化,在刘汉新的画笔下熠熠生辉。十多年来,刘汉新创作了近百个题材、上万件彩瓷作品。

独创东江紫砂堆彩画法

在距离古宅数百米远的东江畔,刘汉新独创的“东江紫砂堆彩”的创作灵感便来源于此。

东江流域的人们,骨子里有着敢拼敢闯的勇气。几年前的夏天,刘汉新在东江边散步。突然间的一场暴雨,静卧江边碎石滩上的石子终于等来了刘汉新。原本灰蒙蒙的石头,在雨水的冲刷下显露出各种颜色。用东江砂石磨制成粉末做成的颜料,不仅色彩丰富,更多了几分惠州母亲河的本土韵味。

刘汉新先后自制了大大小小3个烧制箱,经过不断实践,终于成功实现了把东江砂石磨制的颜料绘制到瓷器上的创新技艺。在刘汉新看来,“东江砂石富含矿物质且黏性大,让彩瓷作品更有层次感,更加立体生动,而且烧制后不易脱落。”

融入了东江紫砂的惠州彩瓷,从此变得不同凡响了。经过多年的摸索,刘汉新用东江紫砂进行彩瓷创作的风格逐渐成熟,这就是刘汉新独创的“东江紫砂堆彩”。

(用东江紫砂堆彩画法展现惠州西湖风景)

刘汉新的工作室展出了以“东江紫砂堆彩”技艺创作的“惠州西湖”“东坡寓惠”“惠州老宅民居”“秋长围屋”等多个系列作品的原作,他细细讲述着作品细节中对历史的考究。用手细细触摸,可感受到浮雕感。后期,刘汉新的作品以厚重粗犷的风格为主,彩瓷摸起来更有明显的凹凸感。他的彩瓷作品多次代表惠州参加文博会,不少采购商表示出强烈的兴趣。

承载惠州历史人文

刘汉新师傅是一名匠师,也是一名文人。随着彩瓷创作的深入,他对惠州历史、东坡文化的研究兴趣也更加浓厚。“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在惠州留下了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在刘汉新看来,荔枝需要提前一天摘下,让夜间和清晨的露水打在荔枝上,再请客人品尝这岭南佳果,才不会“上火”,所以他在作画时才不会画出“苏东坡与王朝云手挽手去摘荔枝,一边摘荔枝一边吃荔枝”的画面。

他用彩瓷讲述东坡在惠州的足迹,生动地展现了东坡寓居惠州的景点,一个彩瓷碟讲述一个苏东坡寓惠的故事,“东坡寓惠“系列获得第六届国际版权博览会“金慧奖”最佳创意奖。

(“东坡寓惠“系列作品-惠州东坡祠)

西湖,承载着每一代惠州的回忆,也承载着刘汉新的童年记忆。刘汉新用巧手把惠州西湖、白鹤峰、合江楼、嘉佑寺画在了他的彩瓷作品上。作品“惠州西湖风光”获得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

(获奖作品“惠州西湖风光“)

刘汉新还是一位心思细腻的历史记录者。附近的古宅、古树被推毁了,对于童年记忆和惠州历史的消逝,一股落寞涌上心头;明清城墙被拆除了,他倍感惋惜;他在正午时分看到过难得一见的东坡井五色砖。他喜欢用照片记录留存下这些珍贵的历史镜头,并把照片洗出来收藏成册。他翻看着厚重的相册,流露出对古物消失的惋惜。在他的手机里更是装满了他记录的画面。

刘汉新还是一位“收藏家”。当东江流域的水位下降了,他便来到江边挑选砂石。他还喜欢收集陶瓷残片等老物件,并用纸片标注发现的地点和时间,老宅俨然成了一个小型博物馆。

去年11月,刘汉新的作品在第十届(惠州)东坡文化节亮相时,众游客纷纷拍照打卡。

随着民众的文化认同感的提升,以及政府部门对惠州传统工艺行业的扶持,民间艺术正逐步迸发出新活力。在传统民间工艺正走向市场化、产业化的路程中,刘汉新的彩瓷作品承载着的惠州文化也传播到更广远的地方。

采写:唐美善

图片:受访者供图、黄鑫威

编辑:陈依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汉新窑,绘述堆彩艺术人生澎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