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精子的平均运动速度为35微米/秒,不育症患者精子的平均运动速度为31微米/秒;若精子平均运动速度低于28微米/秒时,就会被视为为弱精症。
彼时,对于无法承受辅助生殖价格的家庭来说,这相差的几微米/秒,是追不上的距离,如今情况有了变化...
万患者,等待辅助生殖?
2月21日,北京市医保局同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社保局印发《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对于63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规范调整,并明确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政策,对体外受精胚胎培养等53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进行了统一定价。
其中宫腔内人工授精术、胚胎移植术、精子优选处理等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该政策将于3月26日将正式实施,适用于北京市公立医疗机构,非公立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对于行业来说,北京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是首开先河之举。《通知》显示,北京本次纳入辅助生殖资质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共15家。
据观察,这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的价格最低为元,最高元。与之前的定价相比,16项价格均没有明显变化。
此次16项纳入北京医保的辅助生殖项目包括体外授精胚胎培养、囊胚培养等,其中有2项是IUI(人工授精)项目,1项是二代IVF(试管婴儿)项目,3项是三代IVF项目,其余则为胚胎储存等项目。
公共政策向来解决的是「棘手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生娃”的焦虑从未像现在如此严重。
自年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到年中国诞生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再到年全面放开二胎,年三胎政策正式出台,我国辅助生殖赛道的转变一直在发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年中国不孕率为16.9%,患者数量大概在万对左右,年我国辅助生殖IVF(试管婴儿)市场规模约亿元,-年CAGR为14.1%,预计年达亿元,-年CAGR约16%。
同样,年中国人口协会、国家计生委发布了《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也提到中国的不孕不育率已攀升到12%-18%,患者人数超过万。
辅助生殖龙头锦欣生殖曾在招股书中指出,年,中国大约有万对不孕症夫妇,预计年将增加至约万对。年,约有52.7万名患者在中国接受辅助生殖服务,并预期将于年增长至约95.6万名,复合年增长率达10.4%。
渗透率低:观念和成本的掣肘
在政策强力助推和市场巨大需求面前,渗透率却与之相左。中信证券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辅助生殖的渗透率约为7%,远低于欧美市场的渗透率。问题出在哪?
业内人士指出,观念上的掣肘占很大原因。在我国,夫妻怀不上孩子首选的是调理,食疗或中药调理,调整生活习惯和作息。这些方法都不起作用之后,最后的办法就是试管婴儿。
医院工作的一线医生对赛柏蓝器械指出:“来咨询辅助生殖项目的患者中,3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居多,也有小部分患者认为这种方法很难以启齿。很多患者十分担心通过辅助生殖所生的孩子身心健康会出现问题,会担心与自然生殖的孩子出现差异。据我了解,一二线城市的渗透率会比小城市高出许多,这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与城市化水平一致。”
辅助生殖几乎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更大的顾虑就是成本方面。
医院生殖科医师告诉赛柏蓝器械:医院辅助生殖的费用有所不同,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医院,试管婴儿一个取卵周期费用约2-3万,包含挂号费、检查费用、药费和操作费用(取卵、移植、胚胎培养,胚胎冷冻等)。成功率方面,一周期全年龄在50%左右,年轻病人要高一些。
这同时也意味着,许多患者需要做二次甚至更多次才能成功,相应的,所需费用也将增加。
“而这笔费用并非所有普通患者都能承担的,接诊的病人中,有些来自农村地区,经济条件不太好,有时候是需要先攒钱再做的。如果能纳入医保,对患者来说是很大的利好消息”,上述医师对赛柏蓝器械描述。
锦欣生殖财报披露,年上半年其IVF治疗周期数是例,辅助生殖部分的收入约为5.79亿元,平均每例花费约为4.4万元。
据了解,试管婴儿平均需要2个周期,每个周期的治疗费用大概是4万元~6万元;人工授精平均需要3个周期,每个周期治疗费用大约是元。
据《中国高龄不孕女性辅助生殖临床实践指南》测算,女性在35岁及以下时,平均需要3个IVF治疗周期成功活产,而女性在35岁以上时,所需IVF治疗周期明显增多。
粗略估算下来,成功周期至少要10万以上,且辅助生殖技术本身治疗周期长,成功率有限,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经济负担较重。
平安证券分析指出,目前我国IVF单周期平均花费约为3.5万元至4.5万元(不包括三代),此次进入医保,医保覆盖约元至元。
预计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后,受价格压抑的潜在市场需求也将得到释放。此外,国家生育政策的变化和相关宣传效应,也可能带来新的刺激。
不过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