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年一度的巴菲特慈善午餐拍卖又开始了。每年5、6月份,股神巴菲特都会在ebay网站上开启慈善午餐的拍卖,胜出者将获得与巴菲特本人共进午餐的机会。
年是巴菲特第20次参与慈善午餐拍卖,考虑到他今年已经89岁高龄,这样的慈善午餐或许称得上是“拍一次少一次”了。
此次拍卖,比以往更激烈,开拍12小时,竞价竟然涨了倍。人们对于拍卖的热情,也充分表达了大众对巴菲特的认可。
大家都渴望一睹巴菲特的风采,聆听他的智慧,践行他的建议,从而开启一条财富增值的道路。其实,关于赚钱的建议,不竞拍午餐也可以获得。
查理·芒格是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两人曾联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投资纪录——伯克希尔公司股票账面价值达到了年均20.3%的复合收益率。
而芒格曾经提出的3条赚钱建议,也得到了巴菲特的认可和称赞。
树立绿灯思维,避免极端
上周和朋友一起吃饭时,他对现在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认为加班过多,严重影响了生活,甚至还看不到未来。
我对极简生活,降低物欲,提早攒钱为退休做准备的生活非常向往。我便和他聊到了提前退休这个话题,希望能用提前退休的生活为他找到一点改变现状的灵感。
可朋友听了我的想法后,便立刻泼来冷水。他说:“正常退休,都不一定能赚到一辈子所需要的钱,怎么可能提前退休呢?”
我耐心地解释了提前退休的原理,虽然退休了,但还是可以依靠每年4%的理财收益来保障必要的开支。
可他想都没想,便用一句通货膨胀的危害结束了这个话题。
现实中,像这样习惯性反驳的人,其实不在少数。这种听到建议就排斥、指摘的处事方式称为红灯思维。
具有红灯思维的人,往往不愿意尝试新东西,不愿意做出改变,他们的成长会十分缓慢。
而真正能够帮助我们持续成长的是绿灯思维,也就是说当遇到不同意见时,第一反应不是反驳,而是思考。
正如可口可乐前总裁罗伯特·伍德洛夫所说:只要一个人不吝惜给别人赞美,那他的成就也就不可限量。
也就是说,具有绿灯思维的人,往往能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对待新知,认为这正是自己成长和提升认知的机会。
因此,想要赚大钱,就需要拥有绿灯思维,成为这个社会上进步最快的一波人。
要用开放的心态,主动倾听并向他人学习。无论概念和经验来自哪里,只要能被充分使用并创造出价值,就要乐于学习。
要乐于进行积极健康的讨论。用这种方法打开自己和他人的脑洞,相互取长补短,弥补各自的局限。
让兴趣成为赚钱的动力
如果问到现在最红的美妆博主是谁,那答案一定是李佳琦。被称为“淘宝口红一哥”的李佳琦,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赚了7位数,他的带货能力成为了他赚大钱的制胜法宝。
而他涉足美妆行业,完全是兴趣使然。他很喜欢研究彩妆,也很喜欢和别人分享彩妆方面的心得与体会。
为了能够从事喜欢的工作,大学毕业后的李佳琦就在欧莱雅柜台做一个彩妆师。虽然起步工资只有元,但因为每天都很开心,所以就一直坚持了下去。
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公司选中了他去做美妆直播,每个月直播满60小时多开元工资。他说自己好像一下子“进化”了:原来是在柜台一对一进行导购,现在在镜头前每天面对数十万粉丝,教她们化妆,教她们选化妆品。
为了做美妆,他自己有多支口红。一般试口红凃上两三支,嘴巴就会痛了。可是为了工作,他最多的时候一场两小时的直播下来,要在自己的嘴巴上试凃多支口红,最后嘴巴已经不是自己的嘴巴了。
为了能把工作做好,他曾经高烧一个多礼拜还要天天坚持上直播,就怕因为停更而导致掉粉。甚至工作忙的时候,他连轴转不眠不休工作了40多小时。
每天凌晨两点结束直播后回到家卸妆洗漱,直到凌晨四五点才能睡下,没睡多久到早上八九点,又要起来化妆进行新一天的工作……这样快节奏又高强度的工作,已经成为了他的日常。
虽然在镜头前,他是光鲜亮丽的知名主播,可镜头背后的辛苦却又有多少人能看到。如果不是有兴趣驱动,真的很难把这样一份辛苦的工作坚持下去。
当兴趣成为了赚钱的动力时,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苦的委屈也能咽下。
如果你想赚大钱,不妨从你感兴趣的事情开始入手,让兴趣成为你最好的老师,为你照亮通向财富的道路。
跨学科学习,打造差异
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叫做“物以稀为贵”。市场价格最高的商品与服务,一定是最稀缺的。而打造差异性,营造稀缺感,就需要将跨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
会开奶茶店的小老板很多,但是会做营销的奶茶店老板很少,所以极会营销的奶茶店就能脱颖而出,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很早之前,我就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管人流量多小的地方,只要有一家喜茶店,那排队的人永远很多。喜茶一直保持着火爆的人气,霸占着平民奶茶一哥的位置。
而喜茶之所以能够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注重运用跨学科知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喜茶利用营销手段进行品牌建设,同步打造“形”与“神”。
从产品包装到线下每家门店的设计,从图案设计到文案写作,都在诠释灵感与禅意。甚至,喜茶还引领了整个茶饮行业门店装修的潮流。
喜茶还会不定期做一些跨界营销,通过对创意设计和灵感的极致追求,获得消费者的高度认可,进而转化为消费。
卖衣服的太平鸟、卖萌的时尚潮牌小黄鸭、卖护肤品的国民品牌百雀羚都成为了喜茶的跨界合作伙伴。喜茶,也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时尚文化”。
在北京三里屯喜茶店,你会发现几乎从早上到晚上,都有排着队购买的消费者。而消费者花了一两个小时好不容易买到了喜茶后,第一件要做的事不是喝,而是拍照发朋友圈。
人手一杯的喜茶,就如星巴克那样,除了好喝之外,还要能装逼。不可否认的是,这就是品牌所赋予的魅力。
消费者需要新鲜感,所以喜茶也不断地在产品和品牌方面为消费者带来惊喜。喜茶希望每一次的创新都能够让消费者看到喜茶的不同面,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灵感和新的体验。
各个品牌的奶茶,单从味道来讲,可能并没有本质区别。如果想要赚大钱,就必须要提高客单价,必须要在跨界上下功夫。
只有充分学习跨学科知识,才能打造自己独一无二的招牌。稀缺性,才是赚大钱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