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装饰》杂志的采访
内容摘要
“筑巢奖”创办于年,经过10年发展,逐步确立了以人居环境为核心、面向民众现实生活问题、不断探索居住空间的可能性、创造美好人居环境的发展方向。为中国室内设计师搭建了发展职业生涯、实现设计价值和个人理想的国际平台。“筑巢奖”的创办初衷是什么?10年间,评审机制是怎样逐步完善的?其价值取向如何?通过哪些手段来助力设计人才的培养?日前,本刊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筑巢集团董事长张有利先生。
筑巢集团董事长张有利
行业使命——“筑巢奖”的创办
“筑巢奖”作为中国室内设计领域的综合赛事,经过10年的发展,逐步确立了以人居环境为核心、面向民众现实生活问题、不断探索居住空间的可能性、创造美好人居环境的发展方向,为中国室内设计师搭建了发展职业生涯、实现设计价值和个人理想的国际平台。
“筑巢奖”以45岁以下青年设计师为目标,鼓励青年设计师以生活方式为切入点,面向现实问题,根植本土文化的优秀传统,发挥设计智慧;着重审评设计方案的落地实施,参赛作品均为已落地实施项目,鼓励设计师更加贴近业主的生活,实现业主对美好居住空间的向往,并使业主的情感体验得以升华,注重设计成果的引领性和推广性。
“筑巢奖”的创办可以追溯到年。筑巢集团董事长张有利希望“做一个真正有社会责任的、对行业有推动的、对社会有影响的设计奖项”,所以从起初的命名开始,他就提出“一定要去商业化,要有公信力”。史传有巢氏是人类原始巢居的发明者,《韩非子·五蠹》载其“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筑巢而居,成为古老中华大地上最为久远的建筑创造方式,张有利遂以此为灵感,建议以“筑巢”二字命名奖项,并全面推动奖项的发展。
当问到为什么有兴趣参与筹办空间设计领域的奖项时,张有利谈到了自己对于中国与意大利室内设计之间差异的体会:
“因为工作原因,我每年都会去一两次意大利,去的次数多了,便有了新的感受:无论是酒店还是居家,意大利与中国的空间设计有着很大的区别。意式家居设计、产品设计,特别是米兰家具展的展示,都体现出了审美、功能和感觉需求的结合,而且这种结合是自然而然的呈现,既不刻板,也不过度,看起来特别自然。而这些恰恰是当时的中国室内设计所欠缺的。”
他意识到了中意两国室内设计与家装的差距,并开始思考,如何能够把这个差距逐渐缩小。“当时我就想,室内设计专业性极强,需要专业的人士解决,那么,能不能让这些专业的人多学习学习,做一些交流,以让设计更好地满足生活的需求。”张有利说,这就是“筑巢奖”创办的初心,也是他坚守10年的根本所在。
室内设计,在张有利看来是一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