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一生“流浪”过54个国家,而这里,却成了她今生最后的一站。这里便是有名的成都,三毛很喜欢成都的宽窄巷子,对老建筑也是情有独钟。年三毛来到成都,摄影记者肖全找到三毛,要给她拍照。
三毛曾对摄影记者肖全说“要能把它们都保留下来有多好呀”。三毛来到茶馆门前,门是关着门,竹椅子扣在门上,三毛没有要坐竹椅子的意思,而是脱掉了鞋,赤脚坐到茶馆门前地上,眼睛望向远方。
三毛没想到这里有三轮车,很高兴,很开心,也想坐一坐,过一把赢。三毛问了价钱后,却跟拉三轮车的师父砍价,砍完价后开心笑了,跟这地方的普通妇女没什么区别,完全看不出她是外地人。
这里也露出了三毛很接地气一面,也有市井的一面。让人是万万没想到的,几块钱,她本不会太在意,但是她却为了过一把砍价隐,也是用四川音,不是很标准地跟车夫们砍价。
三毛:“少一点,再少一点。知道你们赚到不容易,我们赚钱都不容易啊。你给我拉车,我给你讲故事,便宜点吧。”
砍价中,也不忘拍照留念,笑的很自然。而这位拉三轮的老爷爷,不知道现在还健在否?三毛就是这样如愿以偿坐上了自己理想的价格三轮车。
砍完价后三毛坐着很高兴地回去了,一路有说有笑,拉三轮车的师父都很喜欢和三毛聊天。三毛还一边哼着小曲,一边又念出诗篇来。
一路是很开心,她让车夫尽量拉慢点,再慢点,怕这么好的时光很快就过去一样。
锦江的上游是都江堰,这里的老人没有什么故事要讲给三毛听,却讲起了水鬼故事。说这条河经常发大水,只要一发大水,河水就会涨的很高,这里也经常闹“水鬼”。
三毛却笑着说,不怕水鬼。三毛和一只猫玩了好久不舍离去,三毛很喜欢猫,还有石头。离别前还不忘拍张照片留作纪念。
算而今,这张照片已经有29年历史了,当初这几个孩子,现如今古今都是孩子的爸妈了。他们如果看到这张照片,会作何感想呢?
没想到自己曾经孩童时代,还与三毛一起玩过“拍纸烟盒”的游戏。这张照片,对于他们而言,应该是珍贵的吧,留下了这么美好的回忆,虽然那时不怎么认识三毛。
三毛是好多年没有玩这种游戏了,都忘记了。好在小姑娘们都很有耐心教她,三毛也趴在地上,跟小姑娘们打成一团。
三毛和着宽巷里的老农们,小孩们有说有笑,孩子们都很喜欢她。更喜欢三毛说故事。三毛更多的是跟他们打听乡土人情习俗等。
一位戴着眼镜的老奶奶,读过三毛的文章,很喜欢三毛。跟三毛很聊得来。老奶奶说认识他。三毛没想到见到自己的粉丝了。
这是茶馆,很热闹,每天都很多人坐在这里闲聊。三毛不是很喜欢这里,但是也凑了下热闹,去最热闹的地方,去聆听,去感受。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三毛内心是孤独的,所以对热闹非凡的场所,总是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三毛逛累了,就坐在石板凳上休息,整理她的凉鞋,却被摄影记者也偷拍了下来。
整理好凉鞋后,三毛休息间,点燃了香烟,披着的头发很散乱垂着肩,眼神里透着忧郁,隐约透着她那独有的文艺气质!
三毛也非常喜欢孩子,看着别人抱着孩子,也忍不住凑过去,逗逗他。小孩朝她笑,她也开心的不得了。
大家猜猜三毛这张是在干嘛?肯定很难猜到她这是在买烟,还买了一个大包包。对,三毛是抽烟的,有过抽烟历史的。为什么文人都爱抽烟啊?鲁迅也爱抽烟,还有张爱玲。这家卖包包店里还卖烟。
估计文人都喜欢黑夜,喜欢在晚上创作,一边吸着香烟,一边写文字,或许香烟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灵感吧。就像李太白写诗要喝酒一样。
三毛抱着自己新买的大包包,临走时候,也不忘站在卖包包门口,留影。她的笑,是那么的“孩子气”。
这里是柳荫街,29年过去了,还会在吗?也只能在三毛的照片里寻找的到当年的足迹吧,三毛独自站在柳荫街处,双手插裤兜里,望着镜头,你给我拍好点。
这张照片,三毛笑成如桃花般灿烂,她盘腿斜坐在茶馆的竹椅上,很享受这片刻的欢愉。茶馆里有人时不时回头,这两人在干嘛?
三毛对老建筑是情有独钟,身后的建筑有些西洋的味道,三毛说。可惜只能留影,不能将它保留下来。是啊,喜欢拍照片的人,想必都是想留住美好时光的。三毛就是这样的人。
而喜欢写作,记录自己生活点滴的人,也是生怕时光过去,她错过了好些一样。所以总想记住,怕忘记了。
三毛准备回酒店,她如风一样的女子,穿插在宽巷里。引来不少人好奇,观望!那种气质,是自然流露出来的,无需任何装饰。
走过很宽的巷子,里面是一个院子,院子里坐着几位老人在乘凉。三毛迎上去和他们打了招呼后,也拉过一把竹椅坐在门口。显然是累了,也想乘下凉,吹吹风。
三毛和肖全的合影。所以真的很感谢肖全能为三毛生命最后晚年留下那么多珍贵的照片,那么美的照片,让多少人再一次看到了如此接地气,如此真真切切的三毛。
三毛说过:“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三毛估计也没想到她这次大陆行,也将是最后一次,却留下了那么多珍贵的回忆。
看完了三毛这些照片,耳边时不时回想起这句:“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仅此文章献给喜欢三毛的人,感谢!
文/启路文学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