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东奕,生于年,出生于山东,高中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后被保送至北京大学。
在视频中头发蓬乱、提着两个馒头、夹着一瓶纯净水的韦东奕老师反复解释:“我是北京大学的老师,反正是老师。级北京大学本科生,级北京大学研究生,山东省数学竞赛第一名,两次国际数学奥赛金牌,后来被保送北京大学。”
“普通不修边幅,更像是一个学生”,韦东奕老师这样形容他。
韦东奕韦东奕的老师称其“似陈景润”
华罗庚曾经说过
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然而韦东奕确实有着自己独特的数学天赋,这种天赋并不是韦东奕“封神”的主要原因,记者采访过多位韦东奕身边的老师、同学、家人,每一位受访者脑海里浮现共同的场景是韦东奕读数学书或者独自思考解题的画面,这是看得见的努力。
韦东奕在数学方面的潜力很早就被发现。
小学一年级时,韦东奕读到一本名为《华罗庚数学学校》的书,从此真正喜欢上数学。用韦东奕的话说,其实,这本书并没有特别之处,书中都是难度很大的数学题,他却从解出第一道数学题开始,到解完整本书,韦东奕体会到一种与众不同的乐趣。
在韦东奕看来,读关于数学的书成为了他消遣的一种方式。
初二那年,因为数学天赋过人,韦东奕提前加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奥数训练队,和一群高中生们在一起训练。从那以后,韦东奕就开始了他的“封神”传说。在国家队集训期间,一共要经历8场大考,每次考4小时,要解3道题。而这24道题,每一道都难出天际,更别说还要在4个小时内全部完成3道题。就连国家数学奥赛金牌得主张一甲,当时也只能在4小时内完成2道甚至1道。但韦东奕完成了23道半!创下了一个连教练都惊叹的记录。重点是他经常在考试开始1小时内就解完所有题目。他解题的许多方法都是自创的,比标准答案还要简洁的多,被誉为“韦方法”。
年7月21日,在西班牙马德里结束的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16岁的韦东奕以满分获得金牌。
韦东奕描述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场景:来自世界各国的多名选手坐在一个大的考场里,竞赛进行两天,每天从上午9点到下午1点半,选手要在4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完成3道大题。
韦东奕因6道大题全部做对而获得满分。
性格低调,痴迷数学
韦东奕,性格属于低调腼腆
不善交往,醉心于学术研究无心旁顾他人。
中学时期,韦东奕由于专注数学解题太过认真,忘记了自己在走路,等反应过来时已经深陷马路中间,这一幕被山师附中的老师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喊他也没用,他就是专注在数学的世界里,很单纯”。接触过的老师说。
韦东奕的生活不像大家对于“90后”所被描述的那样追逐潮流、时尚、个性,他不喜欢篮球、足球等运动。韦东奕爱听收音机,不喜欢上网,也不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