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于年6月9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登记在北京正式成立。挂靠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学术性与专业性兼有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协会成立以来,在国家民委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按照协会章程积极开展民族文物保护和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弘扬开发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协会由杨静仁、伍精华、任英、吕琳等同志发起成立。自成立以来,协会致力于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开发工作,多次组织会员配合中国民族博物馆赴内蒙古、西藏、新疆、广西、云南等民族地区进行民族文物的调查和抢救征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近年来,协会开展了各种有关民族传统文化的专题研究,旨在通过举办各种研讨会、展览展示,编制各种图书、影视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全民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弘扬以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联络热心中国民族文物保护事业和民族文化活动的中外各界人士和团体,集中智慧,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促进中国民族文物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
副会长、艺术研究院院长庞龙颁发聘书与爷爷王有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春晚现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全国人民拜年二爷爷王有政与闺女王思涵与大伯王志纯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画展场景王腾,斋号骏福堂。师承黄土画派王有政、北京画院王志纯。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艺术研究院书画院院长,中国圣海书画院特约画家,秦商书画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当代名家书画院签约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其作品入选由中国书画报社、中国邮政联合发行的《伟大历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型文献类珍藏邮品,入选第九届华夏之星提名展,参加俄罗斯双峰双年展,武汉疫情作品展,并多次刊登于《名家名作》,《中国艺术市场》《中华文化报》《圣海艺术家》《中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年鉴》等报刊。
清简生活,绚丽艺术
编辑:李艳韬
王腾是一位优秀的画家,擅长水墨人物国画。他笔下的人物形神兼备、生动传神,展现出朴实无华的美,充满了生活气息,作品中的每一位主角都像是我们身边的朋友,那么亲切,那么“零距离”。
王腾的艺术格言是“继承与突破”。在绘画中,他继承了传统写意人物画中写意线描、写意着色、大写意的技法,同时融入对生活独到的观察与思考。作品线条刚柔相间、虚实相生,墨色拙朴,枯润精致,不拘泥于传统绘画方法,引领观众走进了对田园风情的怀念和向往中,格调纯正,脱俗质朴,潇洒自由,清新开阔,展现出生命的蓬勃朝气,流露着自然的野逸天性,生活气息浓郁。
王腾人物画的题材以女子、孩童为主,质朴无华、简约清淡、宁静沉稳,是他一贯的绘画风格。他以浓淡相宜的墨色、婉约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一个个安静文雅的女子形象,没有华丽的衣裳,也没有多余的装饰,而是衣着朴素、场景简单,处处体现出生活的真谛。这些人物或专注做事,或默默凝视,一颦一蹙间举止优雅,尽显端庄气质,不禁引起观者的思想共鸣。平淡才是真,这真趣极富艺术感染力。
艺术的灵感源于生活,深厚的生活积淀是王腾创作的源泉。他长期体验生活,对人生有了更多新的感悟。因此,他的作品才能做到忠于现实、忠于生活、忠于内心情感。正是这种对生活的热情、真情,使王腾的作品中喷薄出一种伟大的力量,他用流淌在血液中的感情去描绘人生百态,以及人类对淳朴、宁静生活的向往,在喧嚣的当代社会勾勒出了那方潜藏在无数人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
王腾沿用祖上留下的宅号,把画室称作“骏福堂”。在这里,他思考生活,勤奋创作,三五知己常来相聚,手把茶盏,共话艺术。在他看来,艺术离不开深沉的情感,需要艺术家从心出发,把目光投向火热的生活,更多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