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面讲“客户就是上帝,员工就是天使”,估计有人不赞同这句话,但这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延伸,因为对企业来说,员工就是企业的“人民”,企业的历史是由企业的“人民”创造,而不是由管理者一个人堆砌出来的。当然了,管理者也是企业的员工之一,而且是核心员工,是画龙点睛的一笔,但一笔点不出一条龙。有些企业之所以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而走向没落,从指导思想层面上讲,就是有些管理者不懂“历史由人民创造”的道理,简单认为企业的发展成就是管理者的主要功劳,以致在员工管理上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招法,比如让完不成绩效任务的员工互扇耳光、体罚做俯卧撑或者扣钱罚款等。这些奇怪的做法或许能收一时之效,但却是一种竭泽而渔的愚蠢做法,不仅无法求得企业的长久发展,甚至会缩短企业阳寿。
前面我讲,对于权力岗位化和人物化的企业来说,企业的生命力取决于领导者;对权力制度化的企业来讲,企业的生命力取决于制度。当权力制度化后,制度就会像一台抽水泵一样,源源不断向企业输送生命之水。如果说制度是给企业输送生命之水的抽水机,那这个生命之水又来源于何处呢?或者说企业的生命源泉在哪里呢?我在《企业生命之源》一文中专门论述过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对许多管理者和管理学者来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关于什么是企业的生命源泉,有人说是人才,有人说是创新,有人说是文化,有人说是技术,有人说是诚信,有人说是质量,等等。这些说法哪种对呢?从表面上看,这些说法都对,因为离开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企业就得蹬腿瞪眼。就像说一个人不喘气会死、不吃饭会死、不喝水会死、不睡觉也会死一样。然而,如果扒开问题表面,这些答案就都是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错误答案。企业的生命源泉是什么?员工可持续的工作积极性才是企业的生命源泉。员工没有工作积极性,什么人才、创新、文化、技术、诚信、质量等等都是胡扯。企业管理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激发员工可持续的工作积极性。像宁德时代这类科技企业也是如此,表面上看,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求得发展,但是,如果员工没有可持续的工作积极性,整天就是上班打卡、撞钟喝茶,会有技术创新吗?当员工缺乏可持续的工作积极性时,或者说员工久久都没有技术创新成果或是业绩不高时,很多企业的通用做法无一例外就是加班、加班、再加班,意图通过员工的劳动透支来换取市场业绩,甚至有些企业管理者会把加班当作企业的奋斗精神来宣扬。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讲,剩余劳动时间确实可以创造价值,加班确实可以给企业带来市场业绩。然而,有种现象却非常值得深思:有些企业的员工待遇很丰厚,但离职率却非常高,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加班强度太大。有人可能会说离职员工不愿加班是吃不了苦。其实,这与能否吃苦没有半毛钱关系。我记得我读小学时,是一周读书五天半,周六下午和周日是休息时间,重要节日只放假两三天。而现在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很多,休息时间还很长,周末也是双休。国家为什么在不断扩大休息时间?因为劳动透支其实就是生命透支,给劳动放假其实就是延长生命。从年到年的8年时间里,我国的人均寿命都没有增加1岁,当年5月1日国家开始双休和延长节日假期以后,我国的人均寿命基本上是每三年增加1岁。当然了,影响人均寿命的因素很多,也不光是劳动休息时间一项。但长时间的劳动确实会影响生命健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一时的攻坚克难而加班是有必要的,但把加班当成员工的工作常态似乎就不合适,而把常态性加班当成艰苦奋斗或者当成员工的福报那纯属周扒皮的人格再现。
加班可以是艰苦奋斗的一种外在表现(我说的是“可以是”而不是“一定是”),但加班却不是艰苦奋斗的核心要义。有时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甲乙两人做着同样的工作,甲是加班2小时才干完工作,结果累得像滩烂泥,而乙提前2小时干完活早退回家还打了锅麻将。像这种情况,你说他们谁在艰苦奋斗?不能说因为甲加班累得像滩烂泥就是艰苦奋斗吧,也不能说乙早退就不是艰苦奋斗吧。所以,加班不是衡量艰苦奋斗的标尺。衡量艰苦奋斗的标尺是什么呢?艰苦奋斗,不在于事情是否艰难,也不在于是否要付出很多,而在于做事情的人是否认真。“认真”二字才是衡量艰苦奋斗的唯一标尺。当然了,任何事情,哪怕是很容易的事情,一旦认真去做,都是很艰苦的事情,有时甚至需要加班才能做好。简单的事情认真做,得到的结果就是优势。就拿两家早餐店来说,同样的食材和佐料煮同样的一碗拉面,但味道却不同,原因在哪里?原因就在于认真两个字上,比如,你洗碗的时候是否认真,你切葱姜的时候是否认真,你揉面的时候是否认真,你拉面的时候是否认真,你煮面的时候是否认真,你熬汤的时候是否认真,你放佐料的时候是否认真,等等。当你始终保持着一种认真的态度去做一碗拉面,你就会慢慢掌握煮好一碗美味拉面的技巧,这时你就发财了。技术创新是怎么得来的?技术创新不是想创新就能创新的。每一次技术创新,都是认认真真去做好每一件事的历史经验积累,即使是突发奇想的技术创新灵感,也是源于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的历史思维汇集。这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量变引起质变。如果做事老不认真,也会量变引起质变。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光刻机制造商ASML公司就曾放出狠话,说是就算公开图纸,别人也造不出EUV光刻机。人家说这句话的道理就如同给你同样的食材你也是煮不出一碗好拉面一样。说这些,只是希望企业不要再给“加班”贴上艰苦奋斗的标签,要贴就要贴在“认真”两个字上,而“认真”的态度是源于何处?源于员工可持续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企业要以员工可持续的工作积极性来谋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以加班来推进企业发展。
在曾毓群博士还任职ATL时,宁德新能源曾邀请北京某著名管理咨询公司来帮助塑造企业文化,最终目的是通过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后来我通过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