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创作灵感从哪里来?
一个最常见的答案是“灵感来自于生活”,也有人说是“灵感来自于文化”。如果这么理解,那么“音乐就是生活”就太不全面了,音乐其实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从哲学层面看,灵感是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中,是人们主观意志的反映。从心理学角度看,灵感也是一种心理暗示,它产生于人对自身环境的主观评价。在这两个层面上讲,音乐的创作灵感都来自于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艺术是生活的升华,而生活是艺术的源泉。音乐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必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而现实生活正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可以说,没有现实生活,就不会有音乐,也就不会有音乐创作。正如德国伟大的作曲家瓦格纳所说:“音乐是一种感情和思想的表现,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表现最深刻和最真实的情感。”
生活也是一种文化
关于生活,我们有很多话要说,但这里还是想谈一谈生活和音乐的关系。生活和音乐虽然都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它们又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如果说音乐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那么生活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作为文化表现形式的音乐,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生活中有许多事件和现象与音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比如说,在节日庆典中,人们会唱歌跳舞,有的人会演奏乐器或演奏歌曲等等。这些都是音乐与生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
灵感不会凭空出现,它需要不断的积累
灵感不会凭空出现,它需要不断地积累,更需要大胆的尝试。在我们的创作中,经常会听到一些人说“灵感来了”,但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种“误读”。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灵感总是突然地出现。但是,在我看来,灵感并不是一种偶然的、随机的出现。所谓的“灵感”,其实就是一种“感觉”,是我们长期观察和体验后产生的一种综合体验。而这种综合体验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才能形成。
所以说,音乐创作灵感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生活中不断积累所产生的一种综合体验。任何一种形式的音乐创作都不可能脱离生活而独立存在,也不可能脱离生活而独立创作。
灵感不会像灵感一样转瞬即逝
有些人认为,灵感是可以通过努力、训练和积累而获得的,因此他们往往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也不愿意多去尝试新事物,不愿意多去做自己没做过的事。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灵感也并不是不可培养的。
一般来说,在艺术创作上,我们会将灵感和想象结合起来。想象可以帮助我们构思出更加丰富的形象、更加完善的形象和更加优美的形象。
总之,灵感是一种主观能动性,它来自于生活、文化、艺术和社会环境。
写在最后
在我看来,音乐的创作灵感是一种来自于现实生活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既是人的主观意志,也是人对现实生活的主观评价。
从这个角度讲,音乐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同时也来源于人们对自身环境的评价。
由此可见,音乐是一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当我们能够准确地理解音乐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时,就会发现音乐创作灵感其实就是生活中某一个场景、某一段经历所引发的感触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