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祛除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c/171020/5777885.html写作这个职业,就是自找麻烦,自讨苦吃,其程度是你所想象不到的。——狄更斯狄更斯这句话道出了很多写作者的心声。写作这条路好不好走,只有走过的人清楚,那些洋洋洒洒的文字背后,藏着多少个冥思苦想的白天与黑夜。写作这条路并不好走,但依然有很多人勇往直前。严歌苓谈写作时,说自己就是自讨苦吃,但每天不吃点苦,都对自己没法交代。对于那些对写作坚持不懈的人来说,这些苦也是他们割舍不下的甜。就像一位作家所说的,文章之事,苦不堪言,妙不可言。然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体会到“苦不堪言”的部分,便被折磨得怀疑人生,“妙不可言”的部分也便不知所向了。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化解这些写作中的苦吗?我们来看看美国作家艾丽斯.马蒂森的锦囊妙计。艾丽斯.马蒂森是哈佛大学文学硕士,目前已出版10多部作品,在英语文学界广受好评,曾获得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英语界小小说最高荣誉奖——小推车奖等。她不仅是一位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写作课教师,曾在耶鲁大学、布鲁克林学院教授写作课程,后在本宁顿学院艺术硕士班执教至今。《写作课》是艾丽斯.马蒂森20多年执教写作课的经验精华总结,书中巧妙解读了多部文坛巨匠的扛鼎之作,带领我们用内行的眼光去欣赏这些经典作品。同时,深入剖析了创作的常见误区,通过写作班学生的创作案例,细腻周到的给出指导性建议,可谓是一本有料又有趣的文学创作指南。《写作课》原本的英文名字叫做thekiteandthestring,即风筝与线。如果把作品看作是一只风筝,那么我们在写作时迸发出来的情感与想象便是天空中呼啸而过的狂风,理性逻辑便是那根牵引的线,如何利用手中的线让风筝随风飞舞,便是作家的创作过程。关于小说这只风筝,如何才能放飞得又高又远呢?风和线都不可忽略。众所周知,想象力是小说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就像风筝不能没有风。即使有的小说源自于现实生活,但没有想象力的加持,很难确保小说的丰富性和完整性。但是放任风筝随风飘扬也不行,需要一根线牵引,否则风筝将消失于天际。创作者需要在放任和控制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风与线,张弛有度,风筝才能高飞。情与理,收放自如,才能成就一部好的作品。一、寻找风:如何培养想象力,找到创作灵感?没有灵感是很多写作者都会遇到的问题,但是灵感不是等来的,而是需要我们主动去寻找。就像俄国画家列宾所说的,灵感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关于灵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首先我们要知道灵感的来源,它是源自于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的情感波动。有时候,我们的某些情感来得太强烈,如欲望、愤怒、恐惧等,我们常常会压抑自己回归理性,如此一来,有些灵感也便被扼杀在摇篮里了。如果我们想要得心应手的运用虚构手法进行小说创作,就需要我们打开心扉直面情感的涌动。艾丽斯.马蒂森说,拥有足够强大的负面情绪承受力,以及足够强烈的自我剖析意愿,是激发想象力的前提。如果我们不愿敞开心扉,不愿剖析自我,那么我们就无法畅所欲言,常常会顾左右而言他,回避那些真正能引爆冲突的事件。美国科幻小说家雷.布雷德伯里,在《写作的禅机》里面谈自己的创作路程时说,在创作过程中不应该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