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检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u000110u0001句u000
TUhjnbcbe - 2025/7/21 17:19:00

黄庭坚曾经用兵和种树两个生动的比喻,说读书要专心致志、目标明确、注重积累方能有所成就的道理。

他认为:读书的关键,在心无旁骛,专心致志,这就如同以道义之师抵御入侵之敌一般,必定取胜。

读书的途径,是先集中精力攻破一两部经典,得其要领,而后再读其余的书,自然就势如破竹,迎刃而解了。

这就如同打仗要集中优势兵力,先杀其将领立下头功。

读书的成功,在于循序渐进,不断积累,乃至于即令放下书卷,学问犹在胸中。

哪怕最易生长的杨树,假若一人栽之而一人随后拔之,即令栽种千日也不见尺寸之功。

中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勉励别人读书、发表读书心得并研究读书方法。

在战国时代荀子就写了著名的《劝学篇》,后来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发表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苏轼有“八面受敌法”;朱熹更欣然自得于开卷有益,把读书比作源头活水。

凡以上种种,无一不在说明读书对我们很重要,收藏起来吧,大人小孩都适应。

1.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唐·杜甫《柏学士茅屋》

铸就富贵之基,必经勤苦磨砺,男儿胸怀壮志,当以五车之书丰盈智慧之库。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破万卷书籍,文字世界洞然于胸,落笔之际,灵感如神助般流淌,文思泉涌,气象万千。

3.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劝学诗》

子夜三更灯火煌煌,晨曦微现鸡鸣五更,恰是男儿伏案读书的良辰。黑发年华,惜时勤学,以免皓首之时,方悔读书之晚。

4.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宋·晃冲之《夜行》

孤独村落静谧之夜,灯火独明直至拂晓,那是有人家子夜未眠,沉浸书卷,借烛火照亮求知之路。

5.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宋·苏轼

立志遍识世间诸字,决心阅尽人间万卷,胸藏丘壑,腹有诗书,此乃人生壮志,书海遨游。

6.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旧籍虽阅多遍,却永不生厌,反复咀嚼,深思其义,自能领悟其中妙谛,如晤故友,愈久愈醇。

7.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宋·汪洙《神童诗》

百工技艺各有其用,然在修身齐家治国之道中,唯有读书能拔萃超群,提升品格,启迪智慧,堪称世间至高之品。

8.

开卷有益。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打开书卷的那一刻,便已开启知识的宝库,每一次阅读都是一场收获之旅,无论何时何地,开卷皆有益。

9.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宋·翁森《四时读书乐·其一》

岁月匆匆,切莫让美好时光悄然流逝,人生诸多乐事,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乃滋养心灵、丰富生命的无上之选。

10.

读书将以穷理,将以致用也。

——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读书之目的,在于探求真理,明了世事;在于学以致用,践履所学,提升自我,服务社会。书本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人生的向导,实践的阶梯。

1
查看完整版本: u000110u0001句u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