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遇见大师
每一位大师都经历过年轻
每一位青年都怀揣大师梦
跟随紫砂新青年拜访大师
一次聆听,一路指引!
竹,品性高洁。春风拂去笋衣,竹子便亭亭玉立,由夏至冬,一直傲然挺立,蓬勃向上。
紫砂壶的故乡——宜兴,正是竹的海洋。天目山余脉绵延千里,郁郁葱葱,随处可见的竹林为紫砂艺人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又是江南的春天,紫砂新青年汪裕正在创作作品《雅竹》。说起这件作品,它的原创设计者是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喻小芳,汪裕临摹制作的过程中,喻小芳就在一旁指导、监制。
△喻小芳指导汪裕制作《雅竹》。
Lot汪裕《雅竹》
尺寸:高14cm,长15cm,宽12cm
质地:青段泥
容积:cc
喻小芳从年开始从事紫砂艺术,如今,以“竹”入壶已成为她的艺术特色,她说:“我敬慕竹子‘未出土已有节,高数丈也虚心’的品质,更喜爱潇潇翠竹的清丽和神韵,常常为秀竹的风姿和品格所吸引。”
汪裕向她请教,如何在传统的紫砂竹器中,寻求创新与突破?
喻小芳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我平时经常去山里看竹子,风中的、雨中的、晴天的、各个季节的,古人称此为‘格物’,既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当你能够了解不同状态下竹子的变化、形态、气韵,也就能够将它们更好地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了。”
△喻小芳与紫砂艺术大师汪寅仙。
早年间,喻小芳制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时常为她指点迷津。喻小芳对紫砂的热爱和努力得到了汪寅仙大师的认可,并在年正式拜汪寅仙为师。
汪寅仙曾师承“紫砂七老”中的六位,技艺博采众长,同时又独具个人特色,她的艺术理念一直深深影响着她的弟子以及热心紫砂陶艺的后学者。喻小芳说:“师父做的光素器轮廓大方、结构慎密、线条流畅,以简练的形式表达紫砂壶特有的美感与深度。花器集大气、大美于一体,集抽象、写实于一体,既有以写实手法刻画自然生态美于作品上的手工技艺之趣,也有仅于局部画龙点睛的天然妙趣之韵。”
在和汪寅仙大师的接触、学习中,喻小芳不仅学到了做壶的技艺,也学到了做人。“师父常常教导我们,紫砂壶是有灵性、有生命的,它能折射出作者的心胸、气度、才思、情怀,先要做好人,才能做好壶。”
喻小芳作品《清遒》
喻小芳作品《竹映清辉》
艺术当随时代,喻小芳对于当代紫砂花器的设计与创新,表达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她说:“紫砂花器是模仿自然生命体的艺术造型、表现形式,紫砂花器造型的艺术生命是繁华的、生动的、充满旺盛生命力的。将自然形体变化为造型构成,宁简勿繁、主次分明、视觉和谐、夸张适度、疏中见密、少里寓多,既有天然妙趣之韵,又有手工技艺之趣。”
喻小芳设计《雅竹》,整体以光素器为主,疏朗简洁,自然质朴,以线条勾勒出素洁雅致的风韵。壶身造型为一节扁竹段,壶嘴、提梁、壶梁皆为竹段,更为凸显竹的张力与韧劲,增添了几分禅意。
△喻小芳作品《雅竹》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右一)在展览现场。
△喻小芳在大英博物馆现场演示制壶,向世界传播紫砂艺术文化。
汪裕临摹这件作品,喻小芳不仅承担起“监制”之责,更为他析毫剖厘:“你之前一直在摹古,有了坚实的基本功。制作《雅竹》,主要是先读懂作品,要做出竹子的张力与韧劲。整体线条不但要刚劲有力,也要刚中有柔。提梁与身桶的连接处过渡转折要自然、有肉感,每一次节点要有骨有肉,此外,要注意竹节、竹叶的自然感。”
交流中,汪裕谈到自己对于做壶的心得:“我在制壶的过程中,会想办法把自己融到壶里面去,从点、线、面、简单、复杂……多种角度来思考。‘点、线、面’就是壶肩线条圆转,过渡自然。壶嘴、把与肩线自然结合,各自延伸化转,呈疏朗大气之韵。‘简单与复杂’,是尝试在光素器的局部化简为繁,增加作品的观赏性,或是在复杂的花器中化繁为简,让壶体的装饰起到画龙点睛的妙处,而又不似辞藻堆砌。”
△汪裕在制作《雅竹》。
从紫砂艺术大师汪寅仙,到承担中流砥柱的喻小芳,再到紫砂新青年汪裕,一脉相承。
不同陶艺家的人生经验、思考和感悟,其实都可以在紫砂作品中发现痕迹,无论是色泽、线条、触感还是肌理等等都承载着他们的心流。今天的青年陶艺家们已然踏上探索之路,在传承与创新的同时,寻找属于自己的个人特色。
“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使创作激情源自各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将美学理念和审美意识融进作品。”喻小芳希望紫砂新青年们:“首先得摹古传统,掌握紫砂传统的精髓,继承遗韵的同时再随时代的脚步来创新。于传承中创新,于生活中感悟。”
喻小芳
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
一级/高级技师
江苏省技术能手
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
江苏省陶瓷艺朮委员会理事
江苏省首批乡土人才“三带”能手
江苏省第二批乡土人才“三带”名人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
无锡市巾帼建功标兵
陶都宜兴制壶名人
首届陶都宜兴优秀青年陶艺家
宜兴紫砂合格承传人
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江苏省工美行业“十大工匠”提名奖
汪裕
助理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陶瓷艺朮委员会会员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
年出生于宜兴丁蜀镇,年毕业于常熟理工大学。初师民间艺人夏洪*,后得岳母喻小芳(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悉心指导。近年来,不断努力学习,追传统、求创新。作品日臻成熟,已逐渐形成自己风格。擅长光素器、竹器。
《清风竹影对壶》获“‘海澜杯’青年陶艺家作品创新大赛”金奖。
《竹吟清风》获“第二届江苏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金奖。
《风声》获“第十一届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赛”怀仁杯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