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乡愁》之
如果背负了太多,
心就会疲惫不堪。
忘却那些应该被淡忘的人与事。
有些人不必怀念,
有些人不必理会。
心无挂碍,
才能不断获得平凡的幸福……
顶着一头高粱花子从农村中爬出来,到北方的小城市里谋生,成为一个“城市边缘人”。
历尽艰辛,经过10年的打拼后,农村户口才转为城市户口。
那顶戴了30年的“农民”帽子,才从头顶上摘下去。
哲学家罗素说过:“须知人生的参差百态,乃是幸福的本源。”
其实,一处景色,一座城市也是同样。
多元和态度,正是大美所在。
原来说好的,我们一起闯天涯,后来却在各自的城市安了家。
转过一个千年后,远离故乡,萍漂昆明,成了一个地道的“昆虫”。
心里也一直记着这句话:“你要足够努力,才能在结果不尽如人意时,不后悔曾经没有竭尽全力。”
中年之后,已经不再相信和迷恋深夜的酒。
因为,深夜的酒,纵然热闹,终有尽时;清晨的粥,聚在一起,才是开始。
被窝以外的地方都叫远方,手臂触摸不到的地方都叫他乡……
峰林常在,峡谷依旧。
在云南,粗犷剽牛如猛虎,悠闲泡酒像神仙;还有那“一脚跨两国、一歌舞两国”的别样风情。
云南的山山水水、民风民俗、丰饶物产、山茅野菜,无不处处诱惑着我的味蕾,碰触着我的灵感。
而又有时,看到一些香甜的野果子,当地百姓却拦着不让采摘、更不让吃,说是伸腿瞪眼丸……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座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这是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的一首小诗。
现在的云贵,虽然还不能说赛过江南,但也不亚于江南多少了。
中国有个“坐吃山空”的成语,但在云贵一代,是“坐吃山不空”,因为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云南临边,有不少雨林民族,也时有象群出没,游客和网友惊呼一片。
就有云南网友调侃说:“我们云南人,出门都是骑大象的。你们看到的象,怕是谁家的坐骑没有栓好,溜达出来,被你们看见了……”
在滚滚的红尘中,又摸爬滚打了近20年。
从听不懂昆明人的“马普”,到成为一个除了不会说昆明话、但能几乎听懂云南所有方言的“老昆明人”。
岁月的风尘,一直洇然着那颗疲惫的心。
鲁迅说:“你可以继续漂流,但爱情不同意。”
虽然爱情不同意,但我依然孤独地漂流……哪里有酒哪里醉,哪里有床哪里睡。
酒醒梦回,也曾一度后悔不该这样地挥霍青春。
有些人在爱情中教会你现实,有些人在现实中教会你爱情……始于一份情怀,却不止于一份情怀。
想要成为一等一的高手,最重要的内在因素,就是心甘情愿地接受千锤百炼。
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因为,痛快,是自找的。
秘境所至,世界为开。
时间,不一定能证明许多东西,但一定会看透许多东西。
于是,走过云南的很多地方,接触过很多云南的父老和少数民族群众。
沧桑的笑脸、粗糙的大手、豪爽的狂饮……都让我感到亲切、感到熟悉,他们像极了我家乡的父辈和乡亲。
你要奔跑、要努力、要飞翔,要破茧成蝶。跑完再哭,那才是英雄该有的格调。
都知道奔跑时很累很苦,那为什么还要跑?
因为你只有跑过,才能体会到休息时的爽;就像你只有吃了学习的苦,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甜。
至少,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至少,我们不能让世界变得更好,但也没让他变得更坏。
我忽然明白,离别是人生的功课,相逢是许多人的希望。
相逢无数,不如重逢。
但每次重逢,只有变得更好,哪怕一点点,生活才更有意义。
儿男纵马家万里,志士吟诗泪千行。一夜秋风松江月,两三灯火是故乡。
蓦然回首,我才突然发现:不管我戴着“农民”的帽子或者“居民”的帽子,我依然是农民的儿子,我的骨子里流淌的依然是农民的血。
英雄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但不是每个人的悲哀。
有些人、有些事,还一直萦绕在我们心底。
但是,阅历的广度、经历的厚度、沧桑的深度、悟性的高度,也决定着成熟的程度!
我一直被时间困扰,世界一直被爱情困扰。
再回首,童年的一切,便如天边的繁星,在记忆的长河里闪烁着向我扑面而来,那么纯真,那么清晰。
打拼在外,牵挂在心。
男人注定要四海为家,自己有泪自己擦。
“孤单,就像是凉了的浴缸。”
有时候,在西南边陲的这个都市,处在一群本乡本土的朋友之间,确实是没法说北方儿时的故事,尤其是上一个千年的故事。
一些人,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不知道;一些人,更是根本不懂,以为编故事逗大家开心。
于是,感到了刻骨铭心的孤单。
无处安放的灵*,一直找不到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