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最大的障碍,是会觉得没有东西可以写,或者一开始有得写,写着写着就没有东西可写了,我们常把这种现象称为灵感枯竭。但也有很多作家或长期写作的人,却强调自己写作并不靠灵感。那他们靠什么呢?素材库!
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领域和方向,就相当于框出了大范围和大方向,比如情感、育儿、职场、健身等等。那么具体到各个领域,想要持续有东西可写,又该怎么做呢?
一篇文章就是表达一个观点或者一个想法,这个观点或想法,这就是选题。围绕选题,需要哪些内容支撑,这就是素材。
素材,指的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所看见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比如写作当中应用到的一些优美字词、句段、以及一些名言警句、历史典故、成语寓言、诗词歌赋、古今人物语录、格言、谚语等用来优化文章的素材。
选题和素材常常是一同出现、互相启发,很难分开来说。比如你看了一篇文章(素材)产生了某个想法(选题),于是开始去收集相关素材写成一篇文章。那么想法从哪里来?素材又怎么找?
一、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只要做个有心人,生活处处是素材。
我们每天会接触大量的信息,遇到不同的人、事、物,也会有各种活动正在发生(比如社交、旅行、参加培训)。我们会有感受、启发和思考,也会遇到问题、烦恼和困惑,还会听到很多人的故事……
你的经历、生活、习惯、学习、工作、家庭、健康等,这些都可以成为素材来源。所有你内心感受到的,头脑中想到的,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结合你擅长的领域,都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
会写作的人,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接收到的各种信息,都有比常人更高的敏感度。简言之,就是对生活的感受力比常人更强,那么如何提高感受力呢?
我将其概括为“立起你的天线,伸出你的触角”,准备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信号,随时随地捕捉素材。
所谓立起你的天线,就是明确你的写作领域和方向,当你有了写什么的意识,与之相关的主题或事物才会被你